[发明专利]一种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64798.8 | 申请日: | 2017-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7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梅;郭书海;王卅;吴波;李刚;张玲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C12N1/20;C12R1/01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颖;周秀梅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环境有机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将适合电场条件的考克氏菌属(Kocuriasp.)FB6接种至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而后对土壤施加1.0‑3.0V/cm的电场强度,进而实现对土壤的修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30天时去除率达到55.7‑66.4%,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用于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修复。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复 浓度 石油 污染 盐碱 土壤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FB6)FB6接种至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而后对土壤施加1.0‑3.0V/cm的电场强度,进而实现对土壤的修复。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FB6)FB6,已于2013年8月2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3360。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FB6)FB6菌悬液按0.5‑‑2.0%(质量比)施入土壤中。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FB6)FB6按0.5‑1.0%的接种量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离心收集菌体,菌体经稀释至浓度为108‑109cfu/ml菌悬液。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盐度为2.0‑8.0%、石油烃含量为2.0‑3.0%。6.一种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方法中采用的菌株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考克氏菌属(Kocuria sp.FB6)FB6在电场用下修复高浓度石油污染盐碱土壤中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6479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污染土浅层搅拌的原位修复养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业土壤粉碎种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