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1077.X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525;H01M4/583;H01M10/0562;H01M10/0525;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帝鹏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65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天府大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包括正极结构、负极结构和设置在两者之间的固态电解质层,所述正极结构包括钴酸锂(LiCoO2)活性材料,所述正极结构面向固态电解质层的一侧形成有正极修饰层;所述固态电解质层包括锂磷氧氮(LiPON)型氧化物;所述负极结构包括含锂、硅、碳的LimSiCp复合材料,所述负极结构面向固态电解质层的一侧形成有负极修饰层。负极结构包括含锂、硅、碳的LimSiCp复合材料,增强电池结构的稳定性,提高能量密度;正极修饰层和负极修饰层的形成很好的降低界面阻抗。 1 | ||
搜索关键词: | 负极 固态电解质层 负极结构 修饰层 锂电池结构 正极结构 碳复合 锂硅 正极 复合材料 制备 电池结构 活性材料 界面阻抗 锂磷氧氮 钴酸锂 锂电池 氧化物 | ||
正极结构的制备;
在正极结构上形成正极修饰层;
在正极修饰层上形成固态电解质层;
在固态电解质层之上形成负极修饰层;
在负极修饰层之上形成负极薄膜层;
在负极薄膜层之上形成负极集流体得到电池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正极结构上形成正极修饰层的方法具体为磁控溅射法,磁控溅射法为物理气相沉积法中的一种,具体步骤如下:提供一正极结构作为底衬;
正极修饰层靶材的安装;
背底真空气压抽到低于5.0×10‑4Pa;
加热底衬温度:100‑400℃。
调节气压为0.5‑2.0Pa,氩气:氧气比例为8:2‑10:0,溅射功率为:70‑120W,溅射时间为:10‑200min,获得正极修饰层。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固态电解质层之上形成负极修饰层的方法具体为磁控溅射法,磁控溅射法为物理气相沉积法中的一种,具体步骤如下:提供一形成有固态电解质层的正极修饰层作为底衬;
负极修饰层靶材的安装;
背底真空气压抽到低于5.0×10‑4Pa;
加热底衬温度:25‑300℃。
调节气压为0.5‑1.5Pa,溅射功率为:60‑100W,溅射时间为:10‑200min。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负极修饰层之上形成负极薄膜层的方法具体为多元共沉积法,采用电子束蒸发的方式沉积碳和硅,同时采用热阻蒸发的方式沉积锂,形成负极薄膜层,步骤具体如下:安装锂、硅和碳蒸料;
调节腔体中的气压为10‑4Pa以上;
调节蒸发功率为:50‑200W;
蒸发时间为:10‑60min;
获得包括含锂、硅、碳的LimSiCp复合材料的负极薄膜层,其中m=3‑5,p=0.25‑0.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锂硅碳复合负极锂电池结构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蒸发功率优选为80W,蒸发时间为30min,得到的负极薄膜层的厚度为:1μm。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未经成都亦道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71077.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