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77711.0 | 申请日: | 2017-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3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尚骞;张立;孙浩博;张刚宁;杨容;弓胜民;卢世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80;H01M4/1395;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王文红 |
地址: | 101407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包括载体材料层、集流体层、锂片;从锂片向上顺次布置集流体层和载体材料层;所述集流体层为片状的多孔材料。本发明还提出所述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的制备方法。这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适用于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可充放金属锂电池等电池体系。首周放电时,锂离子首先穿过带孔集流体和载体材料孔隙到达正极处;充电时,返回的锂离子在载体材料表面还原沉积,经过首周放电充电步骤后便可以在载体材料层处形成“载体材料‑锂”三维复合锂,本发明所述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适用于原位电化学沉积制备三维复合锂负极,方便简单,无需经过二次组装电池。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金属 载体材料 锂负极 集流体层 制备 复合锂 锂离子 放电 锂片 三维 原位电化学沉积 载体材料表面 金属锂电池 锂空气电池 负极 充电步骤 电池体系 多孔材料 二次组装 还原沉积 锂硫电池 集流体 带孔 充电 电池 穿过 返回 | ||
【主权项】:
1.一种复合金属锂负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材料层、集流体层、锂片;从锂片向上顺次布置集流体层和载体材料层;所述集流体层由片状的多孔材料构成,所述载体材料为硬碳、软碳、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膨润石墨、石墨烯、碳管、碳纤维、过渡金属氧化物、硅、氧化硅中的一种或多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77711.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