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带驱动的旋转双棱镜集成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1976.8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6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虎;钟圣泽;周贤德;卞永明;刘广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G02B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同步带驱动的旋转双棱镜机构,由棱镜‑镜框总成和电机及传动部分组成。所述旋转双棱镜采用两个伺服电机驱动同步轮,通过同步带传动分别驱动两个楔形棱镜绕中心轴旋转,实现在平面范围内的对准、跟踪及扫描等要求。所述棱镜‑镜框总成由上外壳、深沟球轴承、大同步轮、同步带、轴用弹性卡簧、孔用弹性卡簧、楔形棱镜、楔形块、压紧环、夹固环和下外壳组成。所述电机与传动部分由座上盖、底座侧盖、伺服电机、电机座、小同步轮和底座组成。本发明易于控制光束传播方向,噪音小,运动平稳,控制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双棱镜 同步带 弹性卡簧 楔形棱镜 棱镜 驱动 镜框 传动 底座 电机 伺服电机驱动 深沟球轴承 同步带传动 传播方向 大同步轮 集成机构 控制方便 控制光束 伺服电机 小同步轮 电机座 上外壳 同步轮 下外壳 楔形块 压紧环 中心轴 侧盖 夹固 上盖 对准 扫描 噪音 跟踪 | ||
【主权项】:
1.同步带驱动的旋转棱镜集成机构,包括第一夹固环(1)、上外壳(2)、第二夹固环(23)、下外壳(24)、棱镜与镜框总成和电机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与镜框总成有2个,其结构相同,包括轴用弹性卡簧、两个深沟球轴承、压紧环、大同步轮、楔形块、同步带、楔形棱镜、轴用弹性卡簧和孔用弹性卡簧,楔形棱镜安装于大同步轮内部孔内,楔形棱镜的平面与大同步轮的台阶面相接触,通过楔形块对楔形棱镜压紧安装,楔形块与楔形棱镜相互契合,形成楔形块‑棱镜对,楔形块‑棱镜对的两侧均为平面,方便安装;大同步轮的内部开有螺纹槽,压紧环通过其上的外螺纹拧入大同步轮内,实现对楔形块‑棱镜对的压紧,从而使楔形棱镜和楔形块固定安装;大同步轮的外侧两边对称分布有一个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的内圈与大同步轮之间为过盈配合,其一侧抵住大同步轮上加工的轴肩,另一侧通过轴用弹性卡簧进行固定;所述轴用弹性卡簧固定于大同步轮两侧的凹槽内;大同步轮的轮齿上套上同步带即完成棱镜总成的安装;下外壳(24)所开的槽内安装有两个孔用弹性卡簧,其目的是为了挡两个棱镜与镜框总成的靠内安装的深沟球轴承外圈的一侧;一个深沟球轴承外圈的另一侧由上外壳(1)和第一夹固环(2)进行固定,另一个深沟球轴承外圈的另一侧由下外壳(24)和第二夹固环(23)进行固定;将两个棱镜与镜框总成对称安装入下外壳(24)内,合上上外壳2;上外壳(2)和下外壳(24)两侧通过螺钉安装第一夹固环(1)、第二夹固环(23),上外壳(2)和下外壳(24)侧部通过螺钉相互连接,即完成棱镜与镜框总成的装配;所述电机及传动机构有两个,每个电机及传动机构分别连接相应的棱镜与镜框总成,电机及传动机构包括底座侧盖、底座、电机座、伺服电机、小同步轮、底座上盖和侧向支承;小同步轮通过径向的紧定螺钉固定于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伺服电机通过螺栓螺母安装于电机座上;电机座上开孔为腰形孔,这样在省去了张紧轮的情况下可以对大同步轮和小同步轮的中心距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同步带的张紧;电机座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上;底座上安装有底座上盖和底座侧盖;底座侧盖处留有开孔,用以引出伺服电机的线及其编码器线;将两个棱镜与镜框总成上垂下的同步带套在相应的电机及传动机构的小同步轮内,通过侧向支承安装固定棱镜与镜框总成,完成同步带驱动的旋转棱镜机构的总体装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8197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