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区的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1383221.1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52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雷明锋;华成亚;刘聪;施成华;李玉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00 | 分类号: | E21F1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马强;王娟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区的检测方法及系统,该分区检测方法包括:接收第一数据,第一数据包括:围岩级别、交叉净距、交叉角度、围岩软硬比及围岩软硬界面的倾角;根据第一数据得出已建第一隧道上待检测位置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程度代数值;将计算得出的待检测位置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程度代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分区基准值进行比较,确定待检测位置的分区等级。本发明可以实现在既有隧道附近,设计或建造下穿或上跨的新建隧道时,提前预测或分析因新建隧道带来的对已建隧道地震动力响应风险的改变,明确其影响程度,估算出其可能的影响区域范围。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立体交叉 隧道 地震 动力 响应 影响 分区 检测 方法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立体交叉隧道地震动力响应影响分区的检测方法,立体交叉隧道包括已建的第一隧道及与所述第一隧道间隔且交叉施工的新建的第二隧道;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接收第一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包括:围岩级别、交叉净距、交叉角度、围岩软硬比及围岩软硬界面的倾角;其中,所述围岩级别取所述已建的第一隧道所处地层的围岩级别;所述交叉净距为所述第一隧道上待检测位置处,所述第一隧道与所述第二隧道相邻外壁间的距离;所述交叉角度为所述第一隧道及所述第二隧道的中轴线在水平投影上的交叉锐角;所述围岩软硬比为所述第一隧道待检测处所处围岩与所述第二隧道交叉中心处围岩的弹性模量之比;所述围岩软硬界面的倾角为软硬地层分界面的倾角;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得出所述第一隧道上待检测位置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程度代数值;3)将计算得出的所述待检测位置处的地震动力响应程度代数值与预先存储的分区基准值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检测位置的分区等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8322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溜井自振落料机结构
- 下一篇:紧凑型小容积流量大压比混流式工业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