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薯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87139.6 | 申请日: | 201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程;叶为果;谷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志程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薯种植方法,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该红薯种植方法包括浸种育苗,苗期管理,土壤处理,刨坑,移栽浸苗,栽苗,补水、追肥、防病和采收8个步骤,本发明在苗期管理时,先培土后施肥,使土壤和幼苗基部密切结合,有利于早发、多发新根,在晴天中午割苗,傍晚种植,种植后,晚上的月光和环境有利于薯苗成活,提高薯苗的成活率,也使得红薯的产量高,用锄头平均把土地弄成一行一行的,然后在每一行刨坑,相邻两行坑互相交错,使得薯苗能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红薯的产量,根据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不同而异,合理配置氮肥、磷肥、钾肥的含量,可提高红薯的产量,本发明使得红薯成活率高、产量高,且营养丰富。 | ||
搜索关键词: | 红薯 红薯种植 薯苗 苗期管理 刨坑 成活率 植物栽培技术 互相交错 土壤处理 相邻两行 幼苗基部 追肥 补水 采收 浸种 培土 新根 栽苗 锄头 氮肥 钾肥 磷肥 晴天 移栽 种植 成活 防病 光照 施肥 育苗 土壤 配置 土地 | ||
【主权项】:
1.一种红薯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种育苗:将精选的优质薯种用50‑60℃的温水浸泡10‑15min,水要没过薯面,同时上下提动薯种,浸泡完成后,将薯种排进苗床进行育苗;(2)苗期管理:育苗3‑5天后,每天施一次水,保持苗床温度为25‑35℃,薯种出苗后保持苗床温度为20‑25℃,在苗高8‑10cm时,用肥沃疏松细土、焦泥灰、腐熟堆肥的混合物进行第1次培土,5‑7天后进行第2次培土,在薯苗第一次“红芽”期,施稀薄肥水,在苗高10‑12cm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次施肥后,都要用清水泼浇洗苗,待种苗长出5‑7片叶子时即可割苗;(3)土壤处理:选择土质比较疏松、阳光充足的耕地,先用锄头对耕地进行深耕,再添加泥炭土或草木灰,调节土壤的pH值为5.2‑6.7,再用耙把土壤耙碎并对土壤平整处理;(4)刨坑:用锄头平均把土地弄成一行一行的,然后在每一行刨坑,相邻两行坑互相交错,坑间距为40‑50cm,深度为30‑45cm;(5)移栽浸苗:在晴天中午割苗,用混合液浸苗基部3‑10min;(6)栽苗:栽苗前在坑里先倒入水,并施基肥,然后放苗,再用土掩上,掩好后,再浇水即可,栽苗后要经常拔草;(7)补水、追肥、防病:栽苗后每隔3‑5天在傍晚浇水一次,栽苗30‑40天后,施加由氮肥、钾肥、磷肥按质量比为5:6:20混合而成的有机肥,栽苗后根据情况喷洒杀虫剂;(8)采收:10月下旬之前挖红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志程,未经邓志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8713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