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裂隙煤岩体准三维预应力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4376.5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4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民;闫旭;吕国娜;张进鹏;张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0;E21D11/15;E21D20/02;C04B28/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段毅凡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隙煤岩体准三维预应力加固方法,它在锚网索初期支护,边掘进边喷射混凝土,在巷道的两帮和顶板上安装让压锚杆,在顶板中心线和两侧拱角部位分别安装让压锚索;第二步,注浆加固,在巷道的两帮和顶板向煤岩体中将注入膨胀性浆液;第三步,再次喷射100mm厚度混凝土,第四步,反拱加固;使注浆加固后的煤岩体处于一个准三维受力状态,自身承载能力明显提高。 | ||
搜索关键词: | 煤岩体 准三维 预应力加固 注浆加固 裂隙 两帮 巷道 喷射混凝土 承载能力 初期支护 顶板中心 让压锚杆 受力状态 角部位 锚网索 膨胀性 掘进 反拱 锚索 喷射 混凝土 | ||
【主权项】:
1.一种裂隙煤岩体准三维预应力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锚网索初期支护首先按照巷道断面的设计形状掘进巷道,边掘进边用喷浆机喷射混凝土,称为初喷层,喷层厚度不小于50mm,以封闭软弱破碎巷道围岩表面;初喷完成后,在巷道的两帮和顶板上按照900mm×700mm间排距布置安装让压锚杆,在顶板中心线和两侧拱角部位分别安装让压锚索,同时布设金属网和钢筋梯,使外壁形成柔性封闭拱,内部形成初期锚网索挤压加固拱,使初期支护设计让压量达到10‑30mm,完成巷道锚网索的初期支护;第二步,注浆加固初期支护完成一段时间、待深井巷道围岩部分卸压并得到初步控制后,在巷道的两帮和顶板打注浆锚杆钻孔和安装注浆锚杆;所述的注浆锚杆采用预应力中空注浆锚杆,要求中空注浆锚杆的外径D=25mm,壁厚δ=3.0‑3.5mm,杆体上交叉布置6mm的注浆孔,并具有阻浆结构,安装后用快硬水泥药卷封堵注浆孔;将中空注浆锚杆与注浆管路连接,通过注浆泵向煤岩体中将注入膨胀性浆液,注浆压力为2‑3Mpa;注浆完成后,及时安装托盘和螺母构件,并施加设定的预应力;第三步,复喷利用喷浆机再次喷射混凝土喷,称为复喷,复喷厚度不小于100mm;此时,在锚杆锚索的轴向预应力和膨胀浆液膨胀力的作用,在裂隙煤岩体中形成了准三维预应力加固拱;第四步,反拱加固待巷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后,在巷道底板上开挖反拱,并喷射混凝土作为阻浆层,喷层厚度不小于50mm;然后向底板反拱围岩中如同第二步那样打孔安装注浆锚杆、注浆和施加预应力;最后用混凝土回填底板反拱空间至原巷道设计断面,回填混凝土的强度设计为C40;最终使巷道全断面围岩的煤岩体形成复合压力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9437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拼装盾构管片的连接结构及其拼装工法
- 下一篇:一种隧道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