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产品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398064.1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2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兴宇;徐海峰;马硕;王子生;石敏煊;杨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3/14 | 分类号: | G07C3/14;G06Q10/06;G06Q5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85 | 代理人: | 王文生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机床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主要解决由于废旧机床毛坯服役工况和质量不确定性而导致加工件质量分布的不确定性、非正态性以及动态性的问题。根据非参数方法中的Wilcoxon秩和检验的理论知识,应用秩统计量,获得与样本数据分布无关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移动控制图数据窗口来更新在线观测点,并利用得分函数获得动态的光滑参数,构建面向动态、非正态分布的再制造过程质量EWMA控制图,实现动态再制造过程质量的自适应监控。 | ||
搜索关键词: | 再制造 过程质量控制 不确定性 统计量 机床 非正态分布 得分函数 废旧产品 服役工况 光滑参数 理论知识 样本数据 移动控制 质量分布 动态的 动态性 非参数 非正态 观测点 加工件 图数据 自适应 毛坯 构建 监控 更新 检验 应用 | ||
【主权项】:
一种废旧机床再制造过程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从废旧毛坯实际质量问题导致再制造过程质量分布不确定性问题出发,构造了面向动态、非正态的再制造过程质量EWMA控制图,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图统计量与控制限的确定,新的再制造质量监控点的统计量如式(1):
其中![]()
![]()
式中
1≤i≤t,选择0≤λ≤1,k=3δ,再制造监控统计量最终值Tt(ω,v(et))=maxTjt2,(2)改进后的再制造过程质量监控控制限的确定引入自适应的概念后,最终再制造质量控制动态控制限为式(2):Pr(Tt(ω,v(et))>Ht(α)|Ti(ω,v(et))<Hi(α),
使用的动态控制限需要特别强调,动态控制限是在线确定的,而不是在监控前确定的,即这些控制限与原始数据相关的,并且没有做任何假设,这是构造与分布无关控制图的关键,定理:在可控情况下,对于任何连续的F0,当t≥1时,Pr(RL=t)=α(1+α)t‑1虽然Tt(ω,v(et))是条件与数据分布无关的,但要通过求解再制造加工质量统计量所有值,进而求得Ht(α)是很难实现的,此外,鉴于再制造控制限统计量公式本身及求解的复杂性,同样无法通过分析方法来解决Ht(α)的求解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算法近似Ht(α),推理:对于每一个j,Tjt(ω,λ)与Tjk(ω,v(et))无关,k≤t‑ω,依据此理论,将上述求解再制造过程控制限统计量公式(14)简化为公式(3):Pr(Tt(ω,v(et))>Ht(α)|Ti(ω,v(et))<Hi(α),
当t较大时,式(3)有助于求得Ht(α),因为概率只与窗宽ω内的Ti有关,而不是与再制造所有参数的Ti有关,因此,采用如下算法:①当t=1时,{‑m0+1,…,1}随机进行排序,假设某一排序为
设
求得相应的
循环该排序过程b次,最后通过求解
所有值的(1‑α)经验分位数,得到相应的条件阈值H1(α),②当t>1时,假设初始值i=0,按照上述随机排序方法,计算求得再制造统计量
max(1,t‑ω+1)≤k<t,若
求得一个
进入下一次排序,且i=i+1,反之,舍弃该排序,循环该过程,当i=b时停止,随后通过求解
的(1‑α)经验分位数,获得条件阈值H1(α)。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398064.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巡检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子信息交换方式的交通信息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