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16641.5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启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临泉县万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L23/12;C08L59/00;C08K13/04;C08K3/26;C08K7/14;C08K5/11;C08K3/38;B65D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364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由如下重量份原料制成:聚丙烯颗粒80‑100份、缩醛树脂颗粒25‑30份、纳米碳酸钙粉末10‑15份、玻璃纤维5‑8份、复合抗老化母料5‑8份、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1‑2份、纳米B16H6团簇0.5‑1份。本发明以聚丙烯和缩醛树脂为基料,加入复合抗老化母料,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比,调整制备工艺中的织造参数、设备运行参数控制膜片的冷却、扁丝的拉伸,使得本发明的塑料编织袋具有高的拉伸负荷和高的断裂强度;本发明通过在基料中加入纳米碳酸钙粉末和玻璃纤维,提升韧性,有效抑制了其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发生的破损;同时,本发明在原料中还添加了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可有效提高塑料编织袋润滑性及抗氧化性。 1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编织袋 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 纳米碳酸钙粉末 抗老化母料 玻璃纤维 缩醛树脂 高拉伸 聚丙烯 设备运行参数 复合 聚丙烯颗粒 抗氧化性 控制膜片 拉伸负荷 有效抑制 原料配比 制备工艺 润滑性 重量份 织造 扁丝 拉伸 团簇 破损 断裂 冷却 储存 加工 | ||
所述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由如下步骤制成:
(1)挤出成膜:将聚丙烯颗粒、缩醛树脂颗粒、纳米碳酸钙粉末、玻璃纤维、复合抗老化母料、二乙酰酒石酸单甘酯、纳米B16H6团簇加入挤出机,经熔融混合,通过挤出机模头挤出成膜,薄膜通过螺杆挤出后经水箱冷却至35‑45℃,然后经提升、挤水进入第一牵伸区;
(2)制备扁丝:在第一牵伸区将薄膜切成胚丝,胚丝经烘箱拉伸成扁丝,扁丝再经过热定型,然后进入第三牵伸区冷却至40‑60℃,最后经绕丝机收卷;
(3)编织成袋:将收卷后的扁丝进行编织,切割,得到编织袋胚;
(4)涂膜、复合:将编织袋胚作为内部的一面涂膜,涂膜完毕后缝合,得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老化母料的制备过程如下:将纳米蒙脱土、二氧化钛、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8‑羟基喹啉铝按照质量比为10:4‑7:3‑5:1‑2加入搅拌机内,搅拌结束后干燥,继续将物料放入挤出机,熔融挤出后经冷却成型和切割制备颗粒。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抗老化母料为粒径为1‑2mm、长度为2‑3mm的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挤出机压力为0.4‑0.8MP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螺杆温度为:一区190‑230℃、二区210‑250℃、三区230‑270℃、四区250‑290℃、五区260‑300℃、六区250‑290℃,螺杆转速为60‑120r/mi n,模头温度为240‑28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扁丝宽度为1.5‑2.5mm、厚度为60‑80mm;扁丝热定型温度为80‑12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过程牵引倍率为5‑8倍。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烘箱一区拉伸温度60‑70℃,二区和三区拉伸温度为100‑140℃。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拉伸负荷的塑料编织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涂膜条件为:螺杆温度:一区130‑170℃、二区160‑200℃、三区260‑300℃,法兰温度260‑300℃,模头260‑300℃,预热辊80‑150℃,螺杆转数30‑70r/mi n,收卷速度为40‑110r/mi n。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临泉县万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临泉县万隆塑料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1664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