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舵桨一体化推进系统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16805.4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9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金燕子;王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9/00 | 分类号: | B63B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舵桨一体化推进系统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舵杆筒分段预装、S2、艉部总组搭载变形的预测、S3、艉部总组搭载、S4、轴系、螺旋桨及舵叶的安装;具体步骤为对舵杆筒所处分段进行调平,在舵杆筒所处分段上找出理论舵系中心线L1,用全站仪测量舵机平台的水平,对舵杆筒和船体结构之间焊接,根据总组搭载焊接收缩变形的预测,及艉部下沉有限元分析,在艉部总段搭载阶段设置反变形量,然后进行艉部总组搭载,最后进行轴系、螺旋桨及舵叶的安装。本发明采用全新的方法来保障轴舵系安装精度要求,提高一次安装成功率,并能满足舵桨匹配的高精度技术要求,缩短船坞周期。 | ||
搜索关键词: | 舵杆筒 总组 艉部 舵桨 分段 推进系统 螺旋桨 舵系 舵叶 轴系 焊接 全站仪测量 船体结构 船坞周期 舵机平台 反变形量 精度技术 精度要求 收缩变形 一次安装 艉部总段 一体化 变形的 预测 调平 预装 下沉 成功率 匹配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舵桨一体化推进系统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舵杆筒分段预装、S2、艉部总组搭载变形的预测、S3、艉部总组搭载、S4、轴系、螺旋桨及舵叶的安装;所述S1舵杆筒分段预装包括以下步骤:①对舵杆筒所处分段(1)进行调平,依次调节舵机平台(2)和基板(3)的水平,②在舵杆筒所处分段(1)上找出理论舵系中心线L1,将理论舵系中心线L1投影到水平基线L2上,③将舵杆筒(4)吊装到位后,用全站仪测量舵机平台的水平,④舵杆筒(4)装配完成后,对舵杆筒(4)和船体结构之间进行焊接,然后对舵杆筒顶板和船体结构之间进行焊接,所述S2艉部总组搭载变形的预测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总组搭载焊接收缩变形的预测,加放焊接收缩变形余量,为轴系所处总段(7)的搭载精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②开展艉部下沉有限元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供的数据,加放反下沉余量,为舵杆筒所处总段(8)的搭载精度控制提供依据,S3艉部总组搭载包括以下步骤:①根据所述S2艉部总组搭载变形的预测数据,在艉部总段搭载阶段设置反变形量,②将舵杆筒所处分段(1)与第一分段(9)和第二分段(10)总组,组成舵杆筒所处总段(8),③舵杆筒所处总段(8)进坞搭载,理论舵系中心线L1与实际舵系中心线的偏差控制在±4mm的范围之内,④轴系所处总段进坞搭载,为控制轴系所处总段(7)的长度,加放焊接收缩变形量,⑤实测艉部下沉数据,为舵球中心线L3的高度定位及轴系中心线L4高度定位提供依据,所述S4轴系、螺旋桨及舵叶的安装包括以下步骤:①轴系及螺旋桨安装,轴系拉线、照光、镗孔:所述水平基线L2与舵球中心线L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1,控制|H1实际值‑H1理论值|≤4mm;轴系中心线L4与水平基线L2之间的垂直距离为H2,轴系中心线L4与理论舵系中心线L1中心的交偏差控制在±4mm;将理论舵系中心线L1与桨毂尾端面线L5之间的水平距离设为△L,所述△L控制在‑8mm至20mm之间,然后安装轴系中的艉轴(12)、桨毂(13)、桨叶(14)、桨帽(15)和舵球(16),②舵叶的安装,首先,在船坞内将舵叶用液压车移位至舵杆筒(4)的正下方,液压安装舵杆(17)与舵叶(18),所述舵叶(18)位于假舵(11)的下部,提升液压车,将舵叶调准至使|H1‑H2|≤4mm处,实测舵机与舵机基座间的距离,确定安装垫片(19)的厚度,测量桨帽(15)和舵球(16)之间的距离△之后,加工螺旋桨桨帽调准垫圈(20),保证△=20±1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1680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舵机基座安装方法
- 下一篇:带有轴带发电机的螺旋桨轴系的对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