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纵向、转动刚度自约束及自平衡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26415.5 申请日: 2017-12-26
公开(公告)号: CN107894362B 公开(公告)日: 2023-09-19
发明(设计)人: 杨健彬;郑愚;李春红;李荣泳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理工学院
主分类号: G01N3/02 分类号: G01N3/02;G01N3/12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肖平安
地址: 52300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发明公开了一种纵向、转动刚度自约束及自平衡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该试验装置包括左、右侧支撑钢梁,左、右侧支撑钢梁之间装设前侧钢梁拉板组件、位于前侧钢梁拉板组件后端侧的后侧钢梁拉板组件,左、右侧支撑钢梁前端部之间装设有前侧转动约束组件、位于前侧转动约束组件前端侧的前侧纵向约束组件,左、右侧支撑钢梁后端部之间装设后侧转动约束组件、位于后侧转动约束组件后端侧的后侧纵向约束组件;该试验装置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安装方便快捷且可实现循环反复使用,并能够根据试验需要而对纵向约束刚度、转动约束刚度进行大小调节,适应性强。该试验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为混凝土试件提供纵向、转动约束刚度并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试验。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纵向 转动 刚度 约束 平衡 试验装置 试验 方法
【主权项】:
一种纵向、转动刚度自约束及自平衡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分别呈竖向布置且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支撑钢梁(12),左侧支撑钢梁(11)位于右侧支撑钢梁(12)的左端侧且左侧支撑钢梁(11)与右侧支撑钢梁(12)正对间隔布置,左侧支撑钢梁(11)的上端面与右侧支撑钢梁(12)的上端面水平平齐布置,左侧支撑钢梁(11)的下端面与右侧支撑钢梁(12)的下端面水平平行布置;左侧支撑钢梁(11)与右侧支撑钢梁(12)之间装设有前侧钢梁拉板组件(21)、位于前侧钢梁拉板组件(21)后端侧且与前侧钢梁拉板组件(21)间隔布置的后侧钢梁拉板组件(22);前侧钢梁拉板组件(21)包括有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支撑钢梁(12)下端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侧下端钢梁拉板(211)以及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支撑钢梁(12)上端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位于前侧下端钢梁拉板(211)的正上方,前侧下端钢梁拉板(211)的左端部、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的左端部分别延伸至左侧支撑钢梁(11)的左端侧,前侧下端钢梁拉板(211)的右端部、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的右端部分别延伸至右侧支撑钢梁(12)的右端侧,左侧支撑钢梁(11)的上端面于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左端立柱(213),右侧支撑钢梁(12)的上端面于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右端立柱(214),前侧左端立柱(213)与前侧右端立柱(214)等高布置;前侧下端钢梁拉板(211)的左端部与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的左端部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前侧下端钢梁拉板(211)的右端部与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的右端部也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前侧左端立柱(213)卡紧于左侧支撑钢梁(11)与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之间,前侧右端立柱(214)卡紧于右侧支撑钢梁(12)与前侧上端钢梁拉板(212)之间;后侧钢梁拉板组件(22)包括有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支撑钢梁(12)下端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侧下端钢梁拉板(221)以及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支撑钢梁(12)上端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位于后侧下端钢梁拉板(221)的正上方,后侧下端钢梁拉板(221)的左端部、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的左端部分别延伸至左侧支撑钢梁(11)的左端侧,后侧下端钢梁拉板(221)的右端部、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的右端部分别延伸至右侧支撑钢梁(12)的右端侧,左侧支撑钢梁(11)的上端面于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左端立柱(223),右侧支撑钢梁(12)的上端面于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的正下方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右端立柱(224),后侧左端立柱(223)与后侧右端立柱(224)等高布置;后侧下端钢梁拉板(221)的左端部与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的左端部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后侧下端钢梁拉板(221)的右端部与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的右端部也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后侧左端立柱(223)卡紧于左侧支撑钢梁(11)与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之间,后侧右端立柱(224)卡紧于右侧支撑钢梁(12)与后侧上端钢梁拉板(222)之间;左侧支撑钢梁(11)的前端部与右侧支撑钢梁(12)的前端部之间装设有位于前侧钢梁拉板组件(21)前端侧的前侧转动约束组件(31)、位于前侧转动约束组件(31)前端侧的前侧纵向约束组件(41),左侧支撑钢梁(11)的后端部与右侧支撑钢梁(12)的后端部之间装设有位于后侧钢梁拉板组件(22)后端侧的后侧转动约束组件(32)、位于后侧转动约束组件(32)后端侧的后侧纵向约束组件(42);前侧转动约束组件(31)包括有前侧试件支承板(311)以及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左侧钢梁上端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前侧油缸安装板(312),前侧油缸安装板(312)位于前侧试件支承板(311)的正上方,前侧油缸安装板(312)的左端部延伸至左侧支撑钢梁(11)的左端侧且前侧油缸安装板(312)的右端部延伸至右侧支撑钢梁(12)的右端侧,前侧试件支承板(311)包括有呈“n”形状的前侧支承板主体(3111),前侧支承板主体(3111)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且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与右侧支撑钢梁(12)之间的前侧试件支承部(31111),前侧支承板主体(3111)的左端部焊装有朝左侧水平延伸至左侧支撑钢梁(11)左端侧的前侧支承板左端连接部(3112),前侧支承板主体(3111)的右端部焊装有朝右侧水平延伸至右侧支撑钢梁(12)右端侧的前侧支承板右端连接部(3113),前侧试件支承板(311)的前侧支承板左端连接部(3112)与前侧油缸安装板(312)的左端部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前侧试件支承板(311)的前侧支承板右端连接部(3113)与前侧油缸安装板(312)的右端部也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前侧油缸安装板(31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前侧转动约束油缸(313),前侧转动约束油缸(313)的活塞杆穿过前侧油缸安装板(312)并延伸至前侧油缸安装板(312)的下端侧;后侧转动约束组件(32)包括有后侧试件支承板(321)以及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右侧左侧钢梁上端侧且沿着左右方向水平延伸的后侧油缸安装板(322),后侧油缸安装板(322)位于后侧试件支承板(321)的正上方,后侧油缸安装板(322)的左端部延伸至左侧支撑钢梁(11)的左端侧且后侧油缸安装板(322)的右端部延伸至右侧支撑钢梁(12)的右端侧,后侧试件支承板(321)包括有呈“n”形状的后侧支承板主体(3211),后侧支承板主体(3211)包括有呈水平横向布置且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与右侧支撑钢梁(12)之间的后侧试件支承部(32111),后侧试件支承部(32111)的支承面与前侧试件支承部(31111)的支承面水平平齐,后侧支承板主体(3211)的左端部焊装有朝左侧水平延伸至左侧支撑钢梁(11)左端侧的后侧支承板左端连接部(3212),后侧支承板主体(3211)的右端部焊装有朝右侧水平延伸至右侧支撑钢梁(12)右端侧的后侧支承板右端连接部(3213),后侧试件支承板(321)的后侧支承板左端连接部(3212)与后侧油缸安装板(322)的左端部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后侧试件支承板(321)的后侧支承板右端连接部(3213)与后侧油缸安装板(322)的右端部也通过呈竖向布置的螺栓连接;后侧油缸安装板(322)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上下动作的后侧转动约束油缸(323),后侧转动约束油缸(323)的活塞杆穿过后侧油缸安装板(322)并延伸至后侧油缸安装板(322)的下端侧;前侧纵向约束组件(41)包括有位于前侧试件支承板(311)前端侧的前侧分力板支承板(411)、位于前侧分力板支承板(411)前端侧的前侧约束梁支承板(412),前侧分力板支承板(411)、前侧约束梁支承板(412)分别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的前端部与右侧支撑钢梁(12)的前端部之间,前侧分力板支承板(411)、前侧约束梁支承板(412)的左端部分别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左侧支撑钢梁(11)的下端部,前侧分力板支承板(411)、前侧约束梁支承板(412)的右端部分别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右侧支撑钢梁(12)的下端部;前侧分力板支承板(411)的上表面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活动分力板(413),前侧约束梁支承板(412)的上表面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前侧纵向约束梁(414),前侧纵向约束梁(414)前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前后水平动作的前侧纵向约束油缸(415),前侧纵向约束油缸(415)的活塞杆外延端部穿过前侧纵向约束梁(414)并延伸至前侧纵向约束梁(414)的后端侧,前侧纵向约束梁(414)的后端侧装设有与前侧纵向约束油缸(415)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连接的前侧传力板(416),前侧传力板(416)的后端部与前侧活动分力板(413)接触,前侧活动分力板(413)螺装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前侧传力螺栓(417),各前侧传力螺栓(417)的后端部分别延伸至前侧活动分力板(413)的后端侧;左侧支撑钢梁(11)前端部的右侧面螺装有前侧左端支座(418),右侧支撑钢梁(12)前端部的左侧面螺装有前侧右端支座(419),前侧左端支座(418)、前侧右端支座(419)分别位于前侧纵向约束梁(414)的前端侧,当前侧纵向约束油缸(415)动作并施力于混凝土试件(5)前端面时,前侧左端支座(418)、前侧右端支座(419)分别与前侧纵向约束梁(414)抵接;后侧纵向约束组件(42)包括有位于后侧试件支承板(321)后端侧的后侧分力板支承板(421)、位于后侧分力板支承板(421)后端侧的后侧约束梁支承板(422),后侧分力板支承板(421)、后侧约束梁支承板(422)分别位于左侧支撑钢梁(11)的后端部与右侧支撑钢梁(12)的后端部之间,后侧分力板支承板(421)、后侧约束梁支承板(422)的左端部分别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左侧支撑钢梁(11)的下端部,后侧分力板支承板(421)、后侧约束梁支承板(422)的右端部分别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右侧支撑钢梁(12)的下端部;后侧分力板支承板(421)的上表面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活动分力板(423),后侧约束梁支承板(422)的上表面搭放有呈竖向布置的后侧纵向约束梁(424),后侧纵向约束梁(424)后表面的中间位置螺装有前后水平动作的后侧纵向约束油缸(425),后侧纵向约束油缸(425)的活塞杆外延端部穿过后侧纵向约束梁(424)并延伸至后侧纵向约束梁(424)的前端侧,后侧纵向约束梁(424)的前端侧装设有与后侧纵向约束油缸(425)的活塞杆外延端部连接的后侧传力板(426),后侧传力板(426)的前端部与后侧活动分力板(423)接触,后侧活动分力板(423)螺装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后侧传力螺栓(427),各后侧传力螺栓(427)的前端部分别延伸至后侧活动分力板(423)的前端侧;左侧支撑钢梁(11)后端部的右侧面螺装有后侧左端支座(428),右侧支撑钢梁(12)后端部的左侧面螺装有后侧右端支座(429),后侧左端支座(428)、后侧右端支座(429)分别位于后侧纵向约束梁(424)的后端侧,当后侧纵向约束油缸(425)动作并施力于混凝土试件(5)后端面时,后侧左端支座(428)、后侧右端支座(429)分别与后侧纵向约束梁(424)抵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26415.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