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空调管路双头压板式“O”型槽的成型工艺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38964.4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6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周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3/02 |
代理公司: | 32231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管件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汽车空调管路双头压板式“O”型槽成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双头压板式“O”型槽的成型工艺及模具,成型工艺的步骤为:放置压板管件→主夹模夹紧→一冲扩口→二冲收口→三冲镦肩→副夹模夹紧→四冲扩口→五冲镦肩→副夹模打开→六冲整形→主夹模打开→取出管件;成型模具,包括用于夹紧管件的主夹模、副夹模和用于管件成型的管件成型装置。本发明改变了原有的成型原理,通过冷镦的方式加工双管“O”型槽的成型工艺,采用一次性装夹,逐步多工位冷镦成型,突破了原有的工艺技术难点,减少了工艺制造成本,降低了压板加工成本,给生产加工的方便及效率带来了极大的提升。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工艺 汽车空调管路 双头压板 副夹模 主夹模 原有的 夹紧 压板 模具 收口 工艺制造成本 管件成型装置 一次性装夹 成型模具 成型原理 工艺技术 管件成型 管件加工 冷镦成型 生产加工 多工位 夹紧管 取出管 整形 管件 冷镦 双管 成型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双头压板式“O”型槽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夹紧管件的主夹模、副夹模和用于管件成型的管件成型装置,所述副夹模设置在主夹模的前端,所述管件成型装置与主夹模及副夹模相对设置,所述主夹模包括上主夹模(34)和下主夹模(35),所述上主夹模(34)由油缸驱动,所述上主夹模(34)和下主夹模(35)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且横向贯通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当上主夹模(34)与下主夹模(35)对合时上模腔与下模腔形成的模腔分别与大管件(29)和小管件(28)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主夹模上与压板(30)对应的位置设有放置压板(30)的型腔;所述副夹模包括上副夹模(36)和下副夹模(37),所述上副夹模(36)由油缸驱动,所述上副夹模(36)和下副夹模(37)的相对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且横向贯通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当上副夹模(36)与下副夹模(37)对合时上模腔与下模腔形成的模腔与管件第一肩部及“O”型槽(32)的外形尺寸相匹配;所述管件成型装置包括依次并排设置的六套成型模具,所述每套成型模具均包括用于小管件(28)成型的成型模具A和用于大管件(29)成型的成型模具B,所述第一套成型模具用于将压板(30)墩接在管件上并对压板(30)外部的管件进行扩口,所述第二套成型模具用于对压板(30)外部已扩口的管件进行第一次缩口及第一肩部预成型,所述第三套成型模具用于第一肩部的成型,所述第四套成型模具用于对副夹模外部的管件进行扩口,所述第五套成型模具用于第二肩部的成型,所述第六套成型模具用于对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进行整形处理;/n所述第一套成型模具包括并排安装在第一连接座(26)上的第一套成型模具A和第一套成型模具B,所述第一套成型模具A包括一冲模套A(1)和设置在一冲模套A(1)内的一冲芯棒A(2),所述一冲芯棒A(2)安装在一冲模套A(1)的前段中,所述第一套成型模具B包括一冲模套B(3)和设置在一冲模套B(3)内的一冲芯棒B(4),所述一冲芯棒B(4)安装在一冲模套B(3)的前段中,所述一冲模套A(1)与一冲模套B(3)的后段均设有导向轴,所述第一连接座(26)上并排设有两个导向定位孔,所述一冲模套A(1)与一冲模套B(3)分别通过其后段的导向轴安装在第一连接座(26)的两个导向定位孔中,所述第一连接座(26)的侧边与导向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一冲模套A(1)及一冲模套B(3)的锁紧螺栓;/n所述第二套成型模具包括并排安装在第二连接座(26)上的第二套成型模具A和第二套成型模具B,所述第二套成型模具A为二冲模套A(5),所述二冲模套A(5)内设有控制管件缩口的内腔,所述内腔包括内腔中段和与内腔中段相连的内腔前端,所述内腔前段为喇叭状,所述内腔中段为圆柱状,所述第二套成型模具B包括二冲模套B(6)和设置在二冲模套B(6)内的二冲芯棒(7),所述二冲芯棒(7)安装在二冲模套B(6)的前段中,所述二冲模套A(5)与二冲模套B(6)的后段均设有导向轴,所述第二连接座(26)上并排设有两个导向定位孔,所述二冲模套A(5)与二冲模套B(6)分别通过其后段的导向轴安装在第二连接座(26)的两个导向定位孔中,所述第二连接座(26)的侧边与导向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二冲模套A(5)及二冲模套B(6)的锁紧螺栓;/n所述第三套成型模具包括并排安装在第三连接座(26)上的第三套成型模具A和第三套成型模具B,所述第三套成型模具A包括三冲衬套A(8)、三冲模套A(9)和三冲芯棒A(10),所述三冲芯棒A(10)安装在三冲模套A(9)的前段中,所述三冲衬套A(8)套设在三冲模套A(9)的外部,所述三冲衬套A(8)的前端面内设有用于控制小管件(28)第一肩部外径尺寸的内圆模腔,所述三冲衬套A(8)前端面上的内圆模腔与三冲芯棒A(10)的位置对应,所述三冲衬套A(8)与第三连接座(26)采用螺栓连接,为了保证三冲衬套A(8)在动作结束后能够恢复到起始位置,所述三冲衬套A(8)与第三连接座(26)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在未变形状态时,所述三冲衬套A(8)与三冲模套A(9)之间有一间隙,且三冲芯棒A(10)的最前端位于三冲衬套A(8)与三冲模套A(9)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三套成型模具B包括三冲衬套B(13)、三冲模套B(11)和三冲芯棒B(12),所述三冲芯棒B(12)安装在三冲模套B(11)的前段中,所述三冲衬套B(13)套设在三冲模套B(11)的外部,所述三冲衬套B(13)的前端面内设有用于控制大管件(29)第一肩部外径尺寸的内圆模腔,所述三冲衬套B(13)前端面上的内圆模腔与三冲芯棒B(12)的位置对应,所述三冲衬套B(13)与第三连接座(26)采用螺栓连接,为了保证三冲衬套B(13)在动作结束后能够恢复到起始位置,所述三冲衬套B(13)与第三连接座(26)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在未变形状态时,所述三冲衬套B(13)与三冲模套B(11)之间有一间隙,且三冲芯棒B(12)的最前端位于三冲衬套B(13)与三冲模套B(11)形成的间隙内,所述三冲模套A(9)与三冲模套B(11)的后段均设有导向轴,所述第三连接座(26)上并排设有两个导向定位孔,所述三冲模套A(9)与三冲模套B(11)分别通过其后段的导向轴安装在第三连接座(26)的两个导向定位孔中,所述第三连接座(26)的侧边与导向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三冲模套A(9)及三冲模套B(11)的锁紧螺栓;/n所述第四套成型模具包括并排安装在第四连接座(26)上的第四套成型模具A和第四套成型模具B,所述第四套成型模具A包括四冲模套A(14)和设置在四冲模套A(14)内的四冲芯棒A(15),所述四冲芯棒A(15)安装在四冲模套A(14)的前段中,所述第四套成型模具B包括四冲模套B(16)和设置在四冲模套B(16)内的四冲芯棒B(17),所述四冲芯棒B(17)安装在四冲模套B(16)的前段中,所述四冲模套A(14)与四冲模套B(16)的后段均设有导向轴,所述第四连接座(26)上并排设有两个导向定位孔,所述四冲模套A(14)与四冲模套B(16)分别通过其后段的导向轴安装在第四连接座(26)的两个导向定位孔中,所述第四连接座(26)的侧边与导向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四冲模套A(14)及四冲模套B(16)的锁紧螺栓;/n所述第五套成型模具包括并排安装在第五连接座(26)上的第五套成型模具A和第五套成型模具B,所述第五套成型模具A包括五冲模座A(18)、五冲模套A(19)和五冲芯棒A(20),所述五冲模套A(19)套在五冲芯棒A(20)上,五冲芯棒A(20)安装在五冲模座A(18)内,所述五冲模套A(19)的前端面设有用于控制小管件(28)第二肩部外径尺寸的内圆模腔,所述五冲模套A(19)前端面上的内圆模腔与五冲芯棒A(20)的位置对应,所述五冲模套A(19)与五冲模座A(18)采用螺栓连接,为了保证五冲模套A(19)在动作结束后能够恢复到起始位置,所述五冲模套A(19)与五冲模座A(18)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在未变形状态时,所述五冲模套A(19)与五冲模座A(18)之间有一间隙,且五冲芯棒A(20)的最前端位于五冲模套A(19)与五冲模座A(18)形成的间隙内,所述第五套成型模具B包括五冲模座B(21)、五冲模套B(23)和五冲芯棒B(22),所述五冲模套B(23)套在五冲芯棒B(22)上,五冲芯棒B(22)安装在五冲模座B(21)内,所述五冲模套B(23)的前端面设有用于控制大管件(29)第二肩部外径尺寸的内圆模腔,所述五冲模套B(23)前端面上的内圆模腔与五冲芯棒B(22)的位置对应,所述五冲模套B(23)与五冲模座B(21)采用螺栓连接,为了保证五冲模套B(23)在动作结束后能够恢复到起始位置,所述五冲模套B(23)与五冲模座B(21)之间设有弹簧,当弹簧在未变形状态时,所述五冲模套B(23)与五冲模座B(21)之间有一间隙,且五冲芯棒B(22)的最前端位于五冲模套B(23)与五冲模座B(21)形成的间隙内,所述五冲模座A(18)与五冲模座B(21)的后段均设有导向轴,所述第五连接座(26)上并排设有两个导向定位孔,所述五冲模座A(18)与五冲模座B(21)分别通过其后段的导向轴安装在第五连接座(26)的两个导向定位孔中,所述第五连接座(26)的侧边与导向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五冲模座A(18)及五冲模座B(21)的锁紧螺栓;/n所述第六套成型模具包括并排安装在第六连接座(26)上的第六套成型模具A和第六套成型模具B,所述第六套成型模具A为六冲模套A(24),所述六冲模套A(24)内设有控制小管件(28)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外径尺寸的内腔,所述内腔为圆柱状,所述第六套成型模具B为六冲模套B(25),所述六冲模套B(25)内设有控制大管件(29)第一肩部和第二肩部外径尺寸的内腔,所述内腔为圆柱状,所述六冲模套A(24)与六冲模套B(25)的后段均设有导向轴,所述第六连接座(26)上并排设有两个导向定位孔,所述六冲模套A(24)与六冲模套B(25)分别通过其后段的导向轴安装在第六连接座(26)的两个导向定位孔中,所述第六连接座(26)的侧边与导向定位孔相对应的位置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用于固定六冲模套A(24)及六冲模套B(25)的锁紧螺栓。/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38964.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锻压件坯料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铸铝材料壳体的磁脉冲密封铆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