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工艺及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38991.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0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周小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08 | 分类号: | B21D37/08;B21D43/00;B21D53/06;B21D41/04;B21D4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松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成型技术领域,为解决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成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工艺及成型模具,成型工艺的步骤为:管件端部第一次预扩口→管件端部第二次预扩口→管件端部第一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一次预成型→管件端部第二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二次预成型→管件端部第三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三次预成型→管件大肩部第四次预成型→管件最终成型;成型模具包括管件固定装置和管件成型装置。本发明采用逐步多工位改变头部预成型的形状,使材料延长率达到45%的加工工艺,同时优化了工艺路线,大批量生产过程中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1 | ||
搜索关键词: | 肩部 次预 管件端部 成型 管件 汽车蒸发器 水管 成型工艺 成型模具 缩口 扩口 成型技术领域 管件成型装置 管件固定装置 工艺路线 生产过程 生产效率 多工位 预成型 生产成本 优化 | ||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七套成型模具对管件依次进行管件端部第一次预扩口→管件端部第二次预扩口→管件端部第一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一次预成型→管件端部第二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二次预成型→管件端部第三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三次预成型→管件大肩部第四次预成型→管件最终成型的加工,其中,管件端部的第一次预扩口与管件端部的第二次预扩口用于保证管件肩部成型所需的外圆大小,管件端部的第一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一次预成型与管件端部的第二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二次预成型用于保证肩部成型所需要的走料趋势,管件端部的第三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三次预成型与管件大肩部第四次预成型用于进一步固化肩部成型的形态,管件最终成型用于完成最终肩部的成型。2.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件固定装置和管件成型装置,所述管件成型装置与管件固定装置相对设置,所述管件固定装置包括上安装模座(1)、下安装模座(4)、上夹模(2)和下夹模(3),所述上夹模(2)和下夹模(3)分别固定安装在上安装模座(1)和下安装模座(4)上,所述上安装模座(1)由夹模油缸(22)驱动,所述上夹模(2)和下夹模(3)的相对面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且横向贯通的上模腔和下模腔,当上夹模(2)与下夹模(3)对合时上模腔与下模腔形成的模腔与汽车蒸发器水管的成品外形对应;所述管件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板(6)和依次并排设置在固定板(6)前端的七套成型模具,所述固定板(6)架设在导轨(20)上,且固定板(6)的一端设有伺服电机(21),固定板(6)在伺服电机(21)的驱动下可沿导轨(20)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板(6)的后端设有固定板驱动油缸(19),所述固定板(6)在固定板驱动油缸(19)的驱动下前后移动,所述第一套成型模具与第二套成型模具用于对管件端部进行预扩口,所述第三套成型模具用于对管件端部进行第一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一次预成型,第四套成型模具用于对管件端部第二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二次预成型,第五套成型模具用于对管件端部第三次缩口及管件大肩部第三次预成型,第六套成型模具用于对管件大肩部第四次预成型,第七套成型模具用于完成管件的最终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上设有导向孔,所述七套成型模具分别通过导向孔连接在固定板(6)上,并采用螺纹式的锁紧压板(5)固定在固定板(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导向孔的周边均设有外螺纹,所述七套成型模具的模套前端外表面均设有安装限位面,所述锁紧压板(5)内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周边设有内螺纹,所述锁紧压板(5)分别穿过各个模套,所述锁紧压板(5)的上部抵住各模套外表面的安装限位面,下部与导向孔的周边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蒸发器水管大肩部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模(2)和下夹模(3)分别采用螺纹紧固安装在上安装模座(1)和下安装模座(4)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3899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