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听器的回声消除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54005.1 | 申请日: | 201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9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廖芙蓉;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芙蓉 |
主分类号: | G10L21/0216 | 分类号: | G10L21/0216;H04R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086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通过研究了数字助听器中的回声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以及常见的回声消除技术包括:移相法、陷波法和自适应滤波法;然后给出了非连续回声消除和连续回声消除算法的原理框图,并介绍了各自的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自适应滤波技术,详细介绍了LMS、NLMS和RLS算法,通过仿真实现了三者的回声消除效果,并分析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针对NLMS算法收敛速度慢而RLS算法计算量大的问题,利用DCT变换对传统的NLMS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基于DCT的改进NLMS算法,并将该改进算法应用到回声消除中去,仿真实验表明DCT‑NLMS能够在较好保留回声消除能力的同时,提高NLMS算法的收敛速度。 | ||
搜索关键词: | 回声消除 回声消除技术 自适应滤波 收敛 改进 数字助听器 仿真实现 仿真实验 分析比较 工作原理 回声产生 算法应用 原理框图 助听器 传统的 非连续 计算量 算法 陷波 研究 保留 | ||
【主权项】:
1.本发明是LMS算法经过近1000次的迭代能够到达明显收敛的效果,因为输入的白噪声的采样频率为8000HZ,所以可知LMS算法要达到收敛,所需的时间应该为125ms左右,然而在实际的回声消除系统中,常常只有50ms左右的中断间隔,因此说明LMS算法满足不了数字助听器对收敛时间的要求;对于NLMS算法,它的收敛速度也明显要比LMS算法的快,然而它到达收敛时,所需要的迭代次数为400次左右,也就是50ms,此时也仅仅是与中断间隔一致,仍然无法很好的保证助听器的正常运作;是基于LMS算法的回声消除后的语音处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芙蓉,未经廖芙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54005.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