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锂离子电池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3130.9 | 申请日: | 201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4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克伟;马美品;詹世英;蔡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 |
代理公司: | 广东朗乾律师事务所 44291 | 代理人: | 闫有幸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锂离子电池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回收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高效的物理分解法加上有机酸制浆热处理的方法,其中采用有机酸与经过焙烧的电极材料混合制浆,进行二次热处理,用水浸出后,再用有机萃取剂从浸出液中提取有价金属。本发明方法对环境友好,避免了传统浸出工艺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充分高效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中的有价金属,金属回收率大于99%。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回收 金属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从锂离子电池回收有价金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旧锂离子电池进行放电处理,通过剪切破碎、冲击破碎处理,对物理法分解的粉体材料进行干燥筛分处理;(2)将粒径大于2mm的颗粒进行鼓风、静电分离得到隔膜和Cu、Al,将粒径大于0.075mm、小于等于2mm的颗粒,研磨处理后再进行干燥筛分,将粒径小于等于0.075mm的颗粒进行步骤(3)至(5)的处理;(3)粒径小于0.075mm的小颗粒在500~800℃下进行热处理,热处理后的粉体颗粒与有机酸、还原剂进行混合制浆,选择有机酸浓度为1mol/L,制浆过程三者之间的质量比为粉体颗粒:有机酸:还原剂=10~25:5:1,在80±5℃分散6±0.5h,在300~800℃进行二次热处理;(4)二次热处理后的颗粒溶于有机萃取剂中,配置成混合溶液,搅拌后进行过滤,过滤后并进行热处理得到钴、镍氧化物;(5)对上步滤液继续采用碳酸盐沉淀获取氧化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63130.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