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的语音信号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69953.2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8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龙长才;闫冰岩;沈涛;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02 | 分类号: | G10L15/02;G10L15/20;G10L21/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廖盈春;曹葆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的语音信号预处理方法,包括(1)建立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2)构建非线性耳蜗阵列;非线性耳蜗阵列为一组包含n个不同固有频率的主动仿真模块,每一个主动仿真模块将接收的输入语音信号按照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相应的运算后,获得每一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3)将各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得语音预处理信号。本发明由于引入了利用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耳蜗阵列代替传统的被动滤波器组对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使得经过预处理的周期性或准周期性语音信号得到放大,并展现出与音调相关的结合音,从而提高语音处理的抗噪声能力和特征分析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耳蜗 非线性 动力学 机理 语音 信号 预处理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机理的语音信号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建立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2)根据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构建非线性耳蜗阵列;所述非线性耳蜗阵列为一组包含n个不同固有频率的主动仿真模块,每一个主动仿真模块将接收的输入语音信号按照所述耳蜗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相应的运算后,获得每一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3)将各个主动仿真模块的实时响应输出信号进行处理后获得语音预处理信号;其中,n为主动仿真模块的数目,n取大于等于1的整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69953.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