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漂白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538.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7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兴权;乔舍;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阿曼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5/49 | 分类号: | A23L5/49;A23L5/20;A23L33/105;A23L3/3562;A23P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漂白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主要漂白成分是从大豆中提取一种酶,其能将某些不饱和脂肪酸或含该脂肪酸的脂质氧化生成过氧化物,从而氧化食品中的色素,进而达到使食品漂白的目的,同时还从猴头菌糠中提取另一种酶,其能够通过降解面团食品中的阿拉伯木聚糖,从而改善产品品质,两者酶结合,从而在清除食品中的色素同时,也不会影响食品的品质,且猴头菌糠提取液中还含有真菌多糖,从而提高食品的保健功能,由于大豆、猴头菌糠中还有色素以及腥味,从而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酶液进行脱色、脱味处理,避免食品沾上,从而进一步提高食品漂白剂的漂白效果。 1 | ||
搜索关键词: | 漂白剂 猴头菌 漂白 色素 制备 大豆 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阿拉伯木聚糖 不饱和脂肪酸 大孔吸附树脂 脂肪酸 脱色 保健功能 产品品质 过氧化物 面团食品 脱味处理 影响食品 真菌多糖 脂质氧化 腥味 酶结合 提取液 降解 酶液 | ||
(1)将大豆进行研磨,过筛,得过筛物,按质量比1:7~8:7~8,将过筛物、蒸馏水、硼酸钠缓冲液进行混合,振动,用滤纸过滤,得滤液,将猴头菌糠进行捣碎,加入猴头菌糠质量5~6倍的蒸馏水,匀浆,得匀浆液,将匀浆液放入容器中,在温度40~60℃下提取,得提取液,将提取液离心,取上清液,按质量比10~15:2~3,将滤液、上清液进行混合均匀,得混合液,按质量比1:7~8,将大孔吸附树脂、混合液置于摇床中,在温度25~30℃下振荡,取上清液;
(2)按重量份数计,取30~40份乙酸溶液、10~15份壳聚糖、5~6份浸提液、1~2份甘油、1~2份聚乙二醇,将壳聚糖、乙酸溶液进行混合,在温度25~30℃下搅拌,加入甘油、聚乙二醇搅拌,再加入的浸提液,并搅拌均匀,再进行真空抽气,得搅拌液,按质量比10~15:3~4,将搅拌液在搅拌下以1~3mL/min的速率滴加上清液,静置,弃上清液a,并进行喷雾干燥,得干燥物;
(3)按质量比1:7~8,将玉米醇溶蛋白、乙醇溶液进行混合,在温度40~60℃下搅拌均匀,得搅拌混合液,按质量比1:5~6,将干燥物浸入搅拌混合液中3~5 s后取出,并在温度28~30℃通风干燥,即得食品漂白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漂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硼酸钠缓冲液是按质量比8:6:1:30~40,将氯化钠、硼酸氢二钠、硼酸氢纳、水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即得硼酸钠缓冲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品漂白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浸提液是按质量比1:80,将绿茶、乙醇溶液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再在温度48~50℃下浸提30~40min,即得浸提液。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阿曼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阿曼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11492538.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