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128.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黄孟阳;杨玺;张明宇;晏翼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28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前卫***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有第三换热管,第三换热管为半圆环结构,第三换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管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管的一端,第一换热管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内部嵌装有紊流件,紊流件呈环形结构,紊流件的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与紊流件的轴心线的夹角为30‑60度,且条形凹槽关于紊流件的轴心线呈圆周阵列,第一换热管的侧边设有圆弧管,圆弧管的两端与第一换热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中,高温的废气或者废水在圆弧管和紊流件上被充分扰动,并和相变蓄热材料充分进行热交换,相比较传统的波纹管具有更好的换热效率,节约了换热的时间。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余热 回收 相变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车载式余热回收相变储能装置,包括壳体(9),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9)的内部设有第三换热管(8),所述第三换热管(8)为半圆环结构,第三换热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换热管(7)的一端和第二换热管(11)的一端,所述第一换热管(7)的内壁沿长度方向设有均匀布置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内部嵌装有紊流件(6),所述紊流件(6)呈环形结构,紊流件(6)的内壁上设有条形凹槽,所述条形凹槽与紊流件(6)的轴心线的夹角为30‑60度,且条形凹槽关于紊流件(6)的轴心线呈圆周阵列,第一换热管(7)的侧边设有圆弧管(5),所述圆弧管(5)的两端与第一换热管(7)连通,且圆弧管(5)位于紊流件(6)之间的位置,第一换热管(7)远离第三换热管(8)的一端设有换热进管(3),且第一换热管(7)与换热进管(3)连通,所述换热进管(3)的一端穿出壳体(9)的内壁,且换热进管(3)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二关断阀(4),换热进管(3)的一侧设有取样进管(1),且换热进管(3)与取样进管(1)连通,所述取样进管(1)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一关断阀(2),所述第二换热管(11)与第一换热管(7)的结构相同,第二换热管(11)远离第三换热管(8)的一端设有换热出管(13),且第二换热管(11)与换热出管(13)连通,所述换热出管(13)的一端穿出壳体(9)的内壁,且换热出管(13)的管段上安装有第三关断阀(12),换热出管(13)的一侧安装有取样出管(15),且换热出管(13)与取样出管(15)连通,所述取样出管(15)的管段上安装有第四关断阀(14),壳体(9)的内部填充有相变蓄热材料(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省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21128.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