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烟道气和电渗析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3957.5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1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余智勇;闫巍;郜时旺;刘练波;卢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双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1D3/08;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利用烟道气和电渗析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化学沉淀絮凝单元、石灰‑烟道气软化单元、膜浓缩单元和蒸发结晶单元;基于上述系统,首先利用化学沉淀絮凝单元处理脱硫废水原水,然后利用石灰乳和电厂烟道气中的CO2高效脱除化学沉淀絮凝单元出水中的钙镁等硬度离子,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软化出水经过超滤处理后进入离子选择性电渗析单元进行高效浓缩,获得NaCl浓水,进一步通过蒸发结晶获得NaCl工业盐;电渗析淡水通过低压卷式反渗透膜,获得可回用淡水;反渗透浓水重新进入电渗析单元;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厂烟道气中的CO2代替昂贵的纯碱,既降低了软化成本,又促进了CO2减排;引入电渗析法进行浓缩,使电渗析和反渗透均处在最佳处理条件下,降低了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烟道 电渗析 脱硫 废水 排放 处理 系统 | ||
【主权项】:
利用烟道气和电渗析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化学沉淀絮凝单元(1)、石灰‑烟道气软化单元(2)、膜浓缩单元(3)和蒸发结晶单元(4);所述化学沉淀絮凝单元(1)由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的中和池、沉淀池、絮凝池、澄清池和1#清水池组成,中和池的进水口与脱硫废水的排放口相连;所述中和池中设置有石灰乳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中设置有有机硫加药装置;所述絮凝池中设置有絮凝剂和助凝剂加药装置;所述澄清池下部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设备相连;所述石灰‑烟道气软化单元(2)由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的苛化反应池、碳化反应池和2#清水池组成,苛化反应池与化学沉淀絮凝单元(1)中的1#清水池通过管道相连;所述苛化反应池中设置有石灰乳、硫酸钠、絮凝剂和助凝剂加药装置,苛化反应池底部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设备相连;所述碳化反应池的底部布置有气体分布器,气体分布器与烟道气压缩风机相连,碳化反应池中设置有絮凝剂、助凝剂加药装置,碳化反应池底部有排泥口,排泥口通过管道与污泥脱水设备相连;所述2#清水池中设置有稀盐酸加药装置;所述膜浓缩单元(3)由通过管道依次相连接的超滤装置、电渗析装置和反渗透装置组成;所述超滤装置的进水口与石灰‑烟道气软化单元(2)的2#清水池的出水口相连,超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电渗析装置的进水口相连,超滤装置的浓水回水口与化学沉淀絮凝单元(1)的中和池相连;电渗析装置的浓水排放口与蒸发结晶单元(4)相连,淡水排放口与反渗透装置的进水口相连;所述反渗透装置反渗透的浓水排放口与电渗析装置的进水口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双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双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33957.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