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仿叶脉通道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34747.8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1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燕;薛浩;胡松;章天雨;王成军;郑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3/00 | 分类号: | B01F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叶脉通道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包括上下键合在一起的盖板和基体,盖板上刻蚀有入口圆通道、和出口圆通道,基体上刻蚀有微混合器微通道结构,其特征是微通道从入口圆管开始依次设有入口通道、直通道、仿叶脉通道和出口通道;仿叶脉微通道主要包括阻挡块微结构和仿叶脉通道;仿叶脉微通道的阻挡块微结构成列状分布,并在微通道结构中分布有若干列;微通道结构左入口通道、直通道、仿叶脉通道、出口通道均关于仿叶脉通道中心轴对称;在仿叶脉通道结构中通过网络状支脉结构对流体进行多次分流、聚合,利用分流增加流体间的接触面积,借助聚合产生的对流作用强化混合。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叶脉 通道 结构 被动 式微 混合器 | ||
【主权项】:
一种仿叶脉通道结构被动式微混合器,包括上下键合在一起的盖板(1)和基体(2),盖板(1)上刻蚀有左入口圆通道(3)、右入口圆通道(4)和出口圆通道(15),基体(2)上刻蚀有完整的微混合器微通道结构,其特征是:微通道从入口圆管开始依次设有左入口通道(5)、右入口通道(6)、直通道(7)、仿叶脉通道(8)、出口通道(14);仿叶脉微通道(8)主要包括左边阻挡块微结构(9)、右边阻挡块微结构(10)、主叶脉通道(11)、左叶脉通道(12)、右叶脉通道(13);在叶脉通道左、右两边的左阻挡块微结构(9)和右阻挡块微结构(10)成列状分布,并在整个微通道结构中分布有若干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3474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向下充气的车辆安全气囊
- 下一篇:一种色母自动搅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