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碗底外星轮锻造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3332.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5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孙礼宾;徐杨;徐杰;沈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大中京锻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014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薄碗底外星轮锻造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下压圈和下模座,所述下压圈上贯穿设有下模芯,所述下模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至上模座和下模座的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模座、上模芯、上压圈、下模芯一、下模芯二、下压圈、下模芯三、下模芯垫板和下模座,解决了现有的薄碗底外星轮锻造模具在锻造的过程中浪费材料的问题,该薄碗底外星轮锻造模具结构,材料利用率高,节材降耗,由于是无飞边锻造,再加上加工余量小,锻造材料消耗明显降低,在此模具结构中,下模内芯是易损件,将易损件制作成镶块结构,降低模具所耗费的时间及人力,也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使用闭式锻造,操作简单。 | ||
搜索关键词: | 薄碗底 外星 锻造 模具 结构 | ||
【主权项】:
薄碗底外星轮锻造模具结构,包括上模座(1)、下压圈(6)和下模座(9),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圈(6)上贯穿设有下模芯一(4),所述下模芯一(4)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贯穿至上模座(1)和下模座(9)的内腔,所述上模座(1)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上压圈(3),所述上模座(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模芯(2),所述上模芯(2)的底部依次贯穿上压圈(3)和下模芯一(4)并延伸至下模芯一(4)的内腔,所述下模座(9)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下模芯垫板(8),所述下模芯垫板(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下模芯二(5)和下模芯三(7),且下模芯二(5)和下模芯三(7)均位于下模芯一(4)的内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大中京锻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交大中京锻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63332.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