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筒式麻醉针筒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7181.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7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婕 |
主分类号: | A61M5/178 | 分类号: | A61M5/178;A61M5/31;A61M5/46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5517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筒式麻醉针筒,主要由上针筒、上刻度线一、上推杆、下针筒、下刻度线一、下推杆、下针头、下挡板、下出液孔、下刻度线二、上出液孔、上挡板、上刻度线、上针头组成。本实用新型双筒式麻醉针筒,通过改进,将传统的麻醉针筒改成双筒式,有效避免了对患者不同麻醉部位使用相同浓度麻醉液造成的危害,节约了大量的麻醉准备时间,当需要使用不同浓度的麻醉液时,只需同时调试好不同浓度麻醉液同时盛装到不同针筒内,当注射完毕其中一种浓度的麻醉液时,即可快速注射完毕另一浓度的麻醉液,通过针头前端的出液孔进入人体内部,因此药效发挥更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筒 麻醉 针筒 | ||
【主权项】:
一种双筒式麻醉针筒,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上针筒(1)、上刻度线一(2)、上推杆(3)、下针筒(4)、下刻度线一(5)、下推杆(6)、下针头(7)、下挡板(8)、下出液孔(9)、下刻度线二(10)、上出液孔(11)、上挡板(12)、上刻度线(13)、上针头(14)组成;上针筒(1)、下针筒(4)上下并立设置,通过设置在上针筒(1)、下针筒(4)之间的隔离板隔离开来;在上针筒(1)上端外壁边缘设置有上刻度线一(2),主要用于精准测量麻醉液的分量;下针筒(4)设置在上针筒(1)下方;在下针筒(4)内设置有下推杆(6);下刻度线一(5)设置在下针筒(4)下端外壁边缘相应位置;在下针筒(4)前端设置有下针头(7),所述的下针头(7)成可拆卸状态套装在下针筒(4)前端;下出液(9)孔均布在下针头(7)前端相应位置,主要用于快速吸收或释放麻醉液;在下出液孔(9)尾端设置有下挡板(8),所述的下挡板(8)套装在下针头(7)上,下挡板(8)可通过设置在下挡板(8)两端的卡子来调节下挡板(8)在下针头(7)的位置;所述的下刻度线二(10)设置在下针头上端外壁边缘;在整个针筒的前端上方相应位置设置有上针头(14),所述的上针头(14)成可拆卸状态套装在上针筒(1)前端,在上针头(14)前端设置有上出液孔(11);在上出液孔(11)尾端相应位置设置有上挡板(12);所述的上挡板(12)套装在上针头(14)上,上挡板(12)可通过设置在上挡板(12)两端的卡子来调节上挡板(12)在上针头(14)的位置;所述的上刻度线二(13)设置在上针头(14)外壁边缘相应位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婕,未经王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06718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脑活动推定装置
- 下一篇:血管内成像系统界面和支架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