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2470.1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姜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488;H01L21/56;H01L21/60;G06K9/0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屠志力 |
地址: | 21411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识别装置,包括硅体芯片、盖板、柔性基板以及硅体芯片与柔性基板之间的结构性增强组件;硅体芯片的第一表面与盖板粘结;硅体芯片的第二表面制作有布线层;硅体芯片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设有导电金属,导电金属连接硅体芯片的第一表面焊盘和第二表面布线层;硅体芯片第二表面的布线层设置焊点,柔性基板通过焊点连接第二表面布线层;硅体芯片和柔性基板之间的夹层设置结构性增强组件,结构性增强组件上设有供焊点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焊点的厚度大于结构性增强组件的厚度。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识别模组中芯片更加减薄,在不增加不锈钢补强片的情况下实现超薄厚度以及高可靠性封装,解决现有的模组结构较厚以及成本较高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识别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硅体芯片(1)、盖板(2)、柔性基板(3)以及硅体芯片(1)与柔性基板(3)之间的结构性增强组件(4);硅体芯片(1)的第一表面与盖板(2)粘结;硅体芯片(1)的第二表面制作有布线层(104);硅体芯片(1)上设有第一通孔(101),第一通孔(101)内设有导电金属(102),导电金属(102)连接硅体芯片的第一表面焊盘(103)和第二表面布线层(104);硅体芯片第二表面的布线层设置焊点(105),柔性基板(3)通过焊点(105)连接第二表面布线层(104);硅体芯片(1)和柔性基板(3)之间的夹层设置结构性增强组件(4),结构性增强组件(4)上设有供焊点(105)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焊点(105)的厚度大于结构性增强组件(4)的厚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吉迈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92470.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理按键的一键应急设备
- 下一篇:名片模板存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