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境监控教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199585.3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0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监控教学装置,是由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组成。检测装置是由主体框架A、电源装置、微处理器装置A、发射装置、双面插座J、温湿度插座W、气体插座Y、光强度插座Z、挂勾座、温湿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光强度传感器、温湿度发生装置A、温湿度发生装置B、气体发生装置、亮度发生装置构成。显示装置是由主体框架B、电源装置、微处理器装置B、接收装置、双面插座K、显示器插座Q、显示器、报警插座V组成。检测装置通过其发射装置与显示装置的接收装置无线连接。通过实际环境发生、实际显示、实际报警全过程环境监控教学,可以解决理论深奥、过程抽象、难于学深学透的实际问题,是一种过程全面、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环境监控教学装置。 | ||
搜索关键词: | 环境 监控 教学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环境监控教学装置,它是由检测装置和显示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通过其发射装置(6)与显示装置的接收装置(7)无线连接;所述的检测装置是由主体框架A(1)、电源装置(3)、微处理器装置A(4)、发射装置(6)、双面插座J(8)、插头JA(9)、插头JB(10)、温湿度插座W(19)、气体插座Y(20)、光强度插座Z(21)、挂勾座(22)、温湿度传感器(23)、一氧化碳传感器(24)、光强度传感器(25)、温湿度发生装置A(26)、温湿度发生装置B(27)、气体发生装置(28)、亮度发生装置(29)构成,主体框架A(1)是在两个侧立板之间上部通过其凹槽连接有主立板A(31),在两个侧立板下端连接有底板A(33),在两个侧立板后面下部之间连接有护板A(35),在底板A(33)上依次放置有温湿度发生装置A(26)、温湿度发生装置B(27)、气体发生装置(28)、亮度发生装置(29),在主立板A(31)上依次固定有电源装置(3)、微处理器装置A(4)、发射装置(6)、双面插座J(8)、温湿度插座W(19)、气体插座Y(20)、光强度插座Z(21)、三个挂勾座(22),微处理器装置A(4)、发射装置(6)分别通过其插头、插座与电源装置(3)电连接,微处理器装置A(4)、发射装置(6)分别通过其插头JA(9)、插头JB(10)与双面插座J(8)连接,微处理器装置A(4)的三个输入端分别通过插头与温湿度插座W(19)、气体插座Y(20)、光强度插座Z(21)连接,温湿度插座W(19)、气体插座Y(20)、光强度插座Z(21)的另一端分别通过插头连接有温湿度传感器(23)、一氧化碳传感器(24)、光强度传感器(25),温湿度传感器(23)、一氧化碳传感器(24)、光强度传感器(25)分别通过其连接线挂在其对应的挂勾座(22)上;所述的显示装置是由主体框架B(2)、电源装置(3)、微处理器装置B(5)、接收装置(7)、双面插座K(11)、插头KA(12)、插头KB(13)、显示器插座Q(14)、插头QA(15)、显示器(16)、报警插座V(17)、插头VA(18)构成,主体框架B(2)是在两个侧立板之间上部通过其凹槽连接有主立板B(32),在两个侧立板下端连接有底板B(34),在两个侧立板后面下部之间连接有护板B(36),在主立板B(32)上依次固定有电源装置(3)、微处理器装置B(5)、接收装置(7)、双面插座K(11)、显示插座Q(14)、报警插座V(17),微处理器装置B(5)、接收装置(7)分别通过其插头、插座与电源装置(3)连接,微处理器装置B(5)、接收装置(7)分别通过其插头KA(12)、插头KB(13)与双面插座K(11)连接,微处理器装置B(5)的输出端通过插头QA(15)与显示器插座Q(14)连接,在插座Q(14)上连接有显示器(16),微处理器装置B(5)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插头VA(18)与报警插座V(17)连接,在报警插座V(17)上连接有LED报警灯;所述的微处理器装置A(4)是由电路板和护罩构成,电路板在护罩内,电路板和护罩均固定在主立板A(31)上,在电路板上固定有单片机U1,U1的第33脚和两根电源线通过插头与温湿度插座W(19)连接,第33脚还通过电阻R4与电源连接,U1的第39脚和两根电源线通过插头与气体插座Y(20)连接,U1的第22、23脚和两根电源线通过插头与光强度插座Z(21)连接,U1的第10和30脚与电源连接并通过C14和C15接地,U1的第32脚通过C13接地,U1的第11和31脚直接接地,U1的第12和13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1并分别通过C10和C11接地,U1的第9脚连接有D1、R3、S1、C12,D1、R3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S1、C12的另一端接地,U1的第2至第7脚依次与插头JA(9)按1至6顺序连接;所述的发射装置(6)是由电路板和护罩构成,电路板在护罩内,电路板和护罩均固定在主立板A(31)上,在电路板上固定有收发集成模块U3,U3的第6、4、5、1、3、2脚与依次与插头JB(10)按1至6顺序连接,U3的第7脚接电源,U3的第8、14、17和20脚分别直接接地,U3的第9和10脚之间连接有晶振X1和电阻R1并分别通过C1和C2接地,U3的第11脚分别通过C3、C4接地,U3的第12脚连接有L1和L2,L1和L2的另一端分别接U3的第13和11脚,U3的第13脚还接有L3,L3的另一端通过C5与发射端M连接,发射端M通过C6接地,U3的第15和19脚接电源并通过C8、C9接地,U3的第16脚通过R2接地,U3的第18脚通过C7接地;所述的微处理器装置B(5)是由电路板和护罩构成,电路板在护罩内,电路板和护罩均固定在主立板B(32)上,在电路板上固定有单片机U2,U2的第2至第7脚依次与插头KA(12)按1至6顺序连接,U2的第40到33脚、26到24脚依次与插头QA(15)按1至11头顺序连接,电源线与插头QA(15)的12、13头连接,U2的第18脚和接地线与插头VA(18)按1至2顺序连接,U2的第10、30脚连接并通过C14和C15与电源连接,U2的第32脚通过C13接地,U2的第11和31脚直接接地,U2的第12和13脚之间连接有晶振Y2并分别通过C10和C11接地,U2的第9脚连接有D2、R3、S2、C12,D2、R3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S2、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的接收装置(7)是由电路板和护罩构成,电路板在护罩内,电路板和护罩均固定在主立板B(32)上,在电路板上固定有收发集成模块U4,U4的第6、4、5、1、3、2脚依次与插头KB(13)按1至6顺序连接,U4的第7脚接电源,U4的第8、14、17和20脚分别直接接地,U4的第9和10脚之间连接有晶振X2和电阻R1并分别通过C1和C2接地,U4的第11脚分别通过C3、C4接地,U4的第12脚连接有L1和L2,L1和L2的另一端分别接U4的第13和11脚,U4的第13脚还接有L3,L3的另一端通过C5与发射端N连接,发射端N通过C6接地,U4的第15、19脚接电源并通过C8、C9接地,U3的第16脚通过R2接地,U3的第18脚通过C7接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199585.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