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调光驱动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64179.0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64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向征;覃承波;罗海兵;叶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双向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52371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ED调光驱动电路,包括整流器、变压器和控制芯片和第一共模电感和第二共模电感,所述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第一、三节点并联电容CX1和第一共模电感,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二极管NC、电阻RS17和电阻RS18构成浪涌保护。本LED调光驱动电路,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经电容CS6为LED供电,同时第二变压器的次级绕组检测二极管D1电流过零时刻点和检测输出电压的信息,控制二极管D1的通断,使LED实现恒流驱动。使得LED驱动芯片的环路补偿端输出的电压更大,从而能够大大缩短与该LED驱动芯片的环路补偿端相连的充电电容充电至预定电压的充电时间,实现快速启动LED灯;同时LED采用可控硅调光,调光效果佳。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调光 驱动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LED调光驱动电路,包括包括整流器(1)、变压器和控制芯片(3)和第一共模电感(4)和第二共模电感(5),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1)的交流输入端第一、三节点并联电容CX1和第一共模电感(4),所述第一共模电感(4)的输出端并联连接二极管NC、电阻RS17和电阻RS18构成浪涌保护,所述整流器(1)直流输出端第二节点分两路分别连接于电阻RS16、电容C2、电阻R2以及电阻R1和电容C1,并接到整流器(1)直流输出端第四节点;所述变压器分为第一变压器(21)和第二变压器(22);所述控制芯片(3)的引脚1连接于电阻RS3和电阻RS23的联接端,电阻RS3并接电容CS3,电阻RS23串联电阻RS2和电阻RS1接到整流器(1)直流输出端的第二节点;所述控制芯片(3)的引脚2串联电阻RS4和电阻RS6,并接到第一变压器(21)的次级绕组输出端5接口,控制芯片(3)的引脚3串联电阻RS19和二极管DS5,并接到第一变压器(21)的次级绕组输出端5接口;控制芯片(3)的引脚4串联电阻RJ1和电阻RS10接到三极管Q2的基极,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在电阻R2的两端,三极管Q2的基极和集电极之间还串接电容CS7;所述控制芯片(3)的引脚6连接于电阻RS11、电阻RS12电阻RS13的并联接口并连接在第一变压器(21)的次级绕组输出端2接口;所述控制芯片(3)的引脚8连接电容CS4接到控制芯片(3)的引脚7上,并接地;控制芯片(3)的引脚5连接于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容CS2和电阻RS9的一端,电容CS2上并联整流二极管DZ2,三极管Q1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并接二极管DS4;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感RL1的一端,电感RL1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S1以及第二变压器(22)的初级绕组输入端3接口,二极管DS1串联电阻RS7和电容CS5接到第二变压器(22)的初级绕组输入端1接口,电阻RS7和电容CS5串联电路上还并联电阻RS14和电阻RS15;所述第二变压器(22)的次级绕组输出端10接口串联二极管D1接到第二共模电感(5)上,第二变压器(22)的次级绕组输出端8接口和10接口还并联有电容C5、电容C6和电阻RS2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双向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双向电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26417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兼容镇流器的LED驱动电路
- 下一篇:控制系统及具有美容功能的吸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