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构件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关系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298055.4 | 申请日: | 2017-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3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薛河;王帅;魏其深;崔英浩;庄泽城;侯鹏飞;赵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40 | 分类号: | G01N3/40;G01L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构件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关系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架、残余应力模拟测试装置、硬度检测模块和监控装置,所述被测试构件为金属构件,且所述被测试构件呈水平布设,所述残余应力模拟测试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机构、加载机构和残余应力检测模块,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机构和第二定位机构,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加载块、丝杆和驱动模块,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数据处理控制模块连接的存储器和显示器。本实用新型能简便、快速完成金属构件的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测试,建立金属构件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的关系,为通过金属构件的表面硬度研究金属构件残余压应力和残余拉应力提供参考依据。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构件 残余 应力 表面 硬度 关系 测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金属构件残余应力与表面硬度关系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机架(2)、安装在所述测试机架(2)上且对被测试构件(11)进行残余应力模拟测试的残余应力模拟测试装置、安装在所述残余应力模拟测试装置上方且对被测试构件(11)表面硬度进行测试的硬度检测模块(3)以及对所述残余应力模拟测试装置和所述硬度检测模块(3)进行监控的监控装置,所述被测试构件(11)为金属构件,所述被测试构件(11)呈水平布设;所述残余应力模拟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测试机架(2)上的底座(7)、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且对被测试构件(11)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对被测试构件(11)进行残余应力模拟加载的加载机构和对被测试构件(11)的残余应力模拟加载量进行检测的残余应力检测模块(1),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对被测试构件(11)的一端进行定位的第一定位机构和对被测试构件(11)的另一端进行定位的第二定位机构;所述底座(7)为凹形底座,所述底座(7)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测试机架(2)上的水平部(7‑1)、垂直安装在水平部(7‑1)一端的第一垂直部(7‑2)和垂直安装在水平部(7‑1)另一端的第二垂直部(7‑3);所述第一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被测试构件(11)的一端上侧面的第一压板(3‑1)和穿设在被测试构件(11)的一端与第一压板(3‑1)中且将被测试构件(1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垂直部(7‑2)上的第一定位销(2‑1),所述第二定位机构包括位于被测试构件(11)的另一端下侧面且能沿底座(7)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移动滑块(6)、设置在被测试构件(11)的另一端上侧面的第二压板(3‑2)和穿设在被测试构件(11)的另一端与第二压板(3‑2)中且将被测试构件(11)的一端固定在移动滑块(6)上的第二定位销(2‑2);所述加载机构包括对被测试构件(11)进行残余应力模拟加载且能带动移动滑块(6)沿底座(7)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加载块(12)、穿设在加载块(12)与第二垂直部(7‑3)中的丝杆(8)和安装在丝杆(8)一端驱动丝杆(8)转动的驱动器,所述丝杆(8)与第二垂直部(7‑3)之间套装有丝杆螺母(9),所述加载块(12)的下侧面与底座(7)的上侧面相贴合且能沿底座(7)的长度方向左右移动,所述残余应力检测模块(1)套装在丝杆(8)上且其位于移动滑块(6)与加载块(12)之间,所述残余应力检测模块(1)的左侧面与移动滑块(6)之间和残余应力检测模块(1)的右侧面与加载块(12)之间均为紧密接触;所述监控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控制模块(16)以及分别与数据处理控制模块(16)连接的存储器(18)和显示器(19),所述残余应力检测模块(1)和所述硬度检测模块(3)均与数据处理控制模块(16)连接,所述驱动器由数据处理控制模块(16)进行控制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298055.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