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菌菇切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8379.6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1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富;杨文强;郭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康绿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5/04 | 分类号: | A23N15/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8 | 代理人: | 张培元 |
地址: | 075599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菌菇切根装置,包括机架和传送辊,所述传送辊上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触板和第二触板,第二触板与第一触板下部均连接有固定轮,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电机,电机上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上设有切刀,切刀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部,调节部内部设有压块,压块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导线,压块上还连接有固定块,调节部内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导向轮,所述切刀上部的第二导线通过第二导向轮与第一导向轮连接在第一导线上,第一导线下部连接在固定轮上,所述切刀下部的第二导线通过第二导向轮连接在第三导线上,第三导线左侧连接在固定轮上,本实用新型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更好的切根和防护效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菌菇切根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改进的菌菇切根装置,包括机架(1)和传送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辊(2)上设有第一传送带(3),第一传送带(3)下部分别设有第一触板(4)和第二触板(5),第二触板(5)位于第一触板(4)右侧下方,第二触板(5)与第一触板(4)下部均连接有第一固定杆(6),第一固定杆(6)下部连接有固定轮(9),固定轮(9)通过第六固定杆(32)连接在第二传送辊(7)上,第二传送辊(7)上设有第二传送带(8),第二传送辊(7)通过第二固定杆(10)连接在机架(1)上,机架(1)上部连接有一个第四固定杆(22),第四固定杆(22)右侧连接有若干个第三固定杆(21),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电机(23),电机(23)位于第四固定杆(22)右侧,电机(23)上部连接有旋转杆(24),旋转杆(24)上设有若干个径向的通孔(38),通孔(38)内设置有第二弹簧(31),第二弹簧(31)的端部设置有卡珠(30),所述旋转杆(24)上还设有切刀(20),切刀(20)上设有若干个卡槽(33),卡珠(30)与卡槽(33)选择接触,切刀(20)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一个调节部(35),切刀(20)上部的调节部(35)左侧设有第一导向轮(12),所述调节部(35)通过第三固定杆(21)连接在第四固定杆(22)上,调节部(35)内部设有压块(16),压块(16)上连接有若干第一导线(13),压块(16)上还连接有若干第一弹簧(19),第一弹簧(19)上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通过第三固定杆(21)连接在调节部(35)上,调节部(35)内还设有若干个第二导向轮(18),第二导向轮(18)通过第三固定杆(21)连接在调节部(35)上,所述切刀(20)上部的第二导线(13)通过第二导向轮(18)与第一导向轮(12)连接在第一导线(11)上,第一导线(11)下部连接在固定轮(9)上,所述切刀(20)下部的第二导线(13)通过第二导向轮(18)连接在第三导线(34)上,第三导线(34)左侧连接在固定轮(9)上,第一导线(11)与第三导线(34)不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康绿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康绿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33837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确性高的草莓除蒂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猪饲料生物培养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