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核磁共振高温高压岩石驱替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29249.3 | 申请日: | 2017-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6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化冰;汪正垛;孙哲;陈伟梁;宗芳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青檬艾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99 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核磁共振高温高压岩石驱替系统,包括岩心夹持装置、核磁共振分析仪和环压液体循环系统;其中,岩心夹持装置由一对堵头、一对岩心堵塞、环压无磁腔体、聚四氟乙烯热缩管、驱替管线组成;核磁共振分析仪,包含磁体系统,梯度成像系统和射频系统;环压液体循环系统,包含环压液注入和流出管线,温度探测器,压力探测器,循环泵,单向安全阀,加热箱,冷却箱,回压阀门,环压流体采集箱,安全阀门和止动阀门。该系统能够模拟目标油气储藏的地层环境,并可以进行驱动状态下实时监测岩心内流体的赋存和流动情况,可与核磁共振化学谱、成像等技术组合实现地层条件下的饱和岩心在线测量,研究油气藏中多次采油过程和提高采收率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磁共振 高温 高压 岩石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核磁共振高温高压岩石驱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核磁共振兼容的岩心夹持装置,所述岩心夹持装置由一对堵头、一对岩心堵塞、环压无磁腔体、聚四氟乙烯热缩管、驱替管线组成;被夹持的岩心外部为聚四氟乙烯热缩管,左右两端各由左岩心堵塞和右岩心堵塞固定,且聚四氟乙烯热缩管与岩心堵塞之间由O‑型密封圈密封,所述岩心堵塞轴线均开设贯穿孔,通过不锈钢螺栓与驱替液注入和流出管线相连接,所述驱替液注入和流出管线贯穿所述一对堵头,并通过第一螺栓进行密封,在所述一对堵头上开设环压液注入和流出管线贯穿孔,用第二螺栓对所述管线进行紧扣固定;核磁共振分析仪,包含有磁体系统,梯度成像系统和射频系统;环压液体循环系统,包含环压液注入和流出管线,第一、第二、第三温度探测器,第一、第二压力探测器,循环泵,单向安全阀,加热箱,冷却箱,回压阀门,环压流体采集箱,安全阀门和止动阀门;所述环压液注入管线一端连接循环泵,另一端位于堵头的环压液注入管线贯穿孔,中间段依次连接单向安全阀、加热箱、第一压力探测器、第一温度探测器、安全阀门和止动阀门,加热箱内的管线侵入加热箱内,加热后的环压液被注入至高温高压驱替腔体内;所述环压液流出管线一端连接循环泵,另一端位于堵头的环压液流出管线贯穿孔,中间段依次连接环压流体采集箱、第一回压阀门、第二温度探测器、冷却箱、第二压力探测器、第三温度探测器,冷却箱内的管线侵入冷却箱内,冷却后的环压液被重新采集抽入循环泵中;驱替液进给系统,包括驱替液注入和流出管线,第三、第四、第五压力探测器,待选驱替液缸体组,高压阀门组,单向阀门组,驱动泵,驱替液采集箱,第二回压阀门,驱替液回收箱;所述驱替液注入管线一端连接驱替液采集箱,另一端贯穿设有环压液流出管线贯穿孔的堵头,中间段依次连接驱动泵、第三压力探测器、高压阀门组、待选驱替液缸体组、单向阀门组、第四压力探测器;所述驱替液流出管线一端连接驱替液回收箱,另一端贯穿设有环压液注入管线贯穿孔的堵头,中间段依次连接第五压力探测器、第二回压阀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青檬艾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青檬艾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42924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仔裤(NZ‑03)
- 下一篇:衣服(YF‑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