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行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7763.4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1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吕守国;冯迎春;李浩;刘冬;刘金鑫;陈大庆;张鹏;杨森;朱璇;徐宁;王泽民;赵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4 | 分类号: | B08B1/04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8 | 代理人: | 杨彪,曲洋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行走装置,它包括圆环形的上固定板和圆环形的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均由两个半圆形板相互扣合构成,上固定板相互扣合的两个半圆形板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电控锁扣连接,下固定板相互扣合的两个半圆形板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挂钩连接。它主要是提供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绝缘子、且具有防盗功能的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行走装置,该装置在行走时可使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绕绝缘子的中轴旋转,避免行走装置一侧长期受力,使用寿命更长。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子 扫除 机器人 行走 装置 | ||
【主权项】:
绝缘子清扫除污机器人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环形的上固定板(1)和圆环形的下固定板(2),上固定板(1)和下固定板(2)均由两个半圆形板相互扣合构成,上固定板(1)相互扣合的两个半圆形板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电控锁扣连接,下固定板(2)相互扣合的两个半圆形板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通过挂钩连接,电控锁扣包括与一个半圆形板连接的连接板(201),连接板(201)上开设限位通孔(202),另一个半圆形板上安装锁具盒(203),锁具盒(203)上开设插槽(204),连接板(201)能够插入插槽(204)内,锁具盒(203)内安装驱动电机(205),驱动电机(205)的输出轴通过驱动齿轮(206)与从动齿条(207)啮合,从动齿条(207)安装在导杆(208)上,锁具盒(203)内设置导向板(211),导向板(211)与导杆(208)配合,驱动电机(205)通过驱动齿轮(206)和从动齿条(207)驱动导杆(208)上升,导杆(208)下端与锁舌(209)连接,锁舌(209)与导向板(211)之间安装锁舌致动弹簧(212),驱动电机(205)不旋转时,锁舌致动弹簧(212)能够推动锁舌(209)下降复位,连接板(201)插入插槽(204)内时,锁舌(209)能够插入限位通孔(202)内,锁舌(209)一侧为坡面(210),连接板(201)向插槽(204)内插入时,连接板(201)端部与坡面(210)接触,锁具盒(203)上设置外接电源接口(213)和解锁按钮(216),外接电源接口(213)与驱动电机(205)的电源输入端连接,解锁按钮(216)在驱动电机(205)通电后能够启动驱动电机(205),驱动电机(205)上设置密码控制器(215),密码控制器(215)能够控制驱动电机(205)电路的通断,密码控制器(215)的密码输入电路与密码输入器连接,上固定板(1)与下固定板(2)之间设置数个立柱(3),上固定板(1)上均匀设置数个清洗轮(4),立柱(3)上铰接两个相互平行的连杆(5)的一端,两个连杆(5)的另一端铰接安装板(6),安装板(6)上铰接第一连接柄(7)的一端,第一连接柄(7)上沿长度方向开设长条孔(10),每个立柱(3)上铰接第二连接柄(8)的一端,每个立柱(3)上固定安装电动伸缩杆(10),电动伸缩杆(10)的活动端与第二连接柄(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柄(8)的另一端铰接调节杆(9)的一端,调节杆(9)的另一端安装固定杆(12),固定杆(12)位于长条孔(10)内并能够沿长条孔(10)滑动,调节杆(9)上设置调节弹簧(13),弹簧(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柄(7)的端部和调节杆(9)的端部连接,安装板(6)上分别设置电机(14)、减速机(15)和履带(16),电机(14)通过减速机(15)能够驱动履带(16)运动,履带(16)外周均匀设有多个凸块(301),各凸块(301)均相对于履带(16)的宽度方向倾斜,各凸块(301)的倾斜方向均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0507763.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