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21228.4 | 申请日: | 2017-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03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上光;王伟;郑栋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汉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0237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包括位于吸收塔底部的浆液池,位于吸收塔顶部的喷淋层以及从浆液池连通至吸收塔的循环泵管路系统,所述循环泵管路系统包括入口端与浆液池相连的第一循环泵管路、第二循环泵管路与第三循环泵管路,第一循环泵管路的出口端与第二循环泵管路的出口端相连通且交汇于第一汇流管路的入口端,第二循环泵管路的出口端与第三循环泵管路的出口端通过截流管路连通且交汇于第二汇流管路的入口端,所述喷淋层包括与第一汇流管路出口端相连的第一喷淋层,与第二汇流管路相连的第二喷淋层,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脱硫效率高,在个别循环泵故障时也能维持浆液循环正常运行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浆液 循环 管路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浆液循环管路结构,包括位于吸收塔(120)底部的浆液池(110),位于吸收塔(120)顶部的喷淋层(130)以及从浆液池(110)连通至吸收塔(120)的循环泵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管路系统包括入口端均与浆液池(110)相连的第一循环泵管路(100)、第二循环泵管路(101)与第三循环泵管路(102),其中,第一循环泵管路(100)的出口端与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的出口端相连通且交汇于第一汇流管路(200)的入口端,第二循环泵管路(101)的出口端与第三循环泵管路(102)的出口端通过截流管路(400)连通且交汇于第二汇流管路(300)的入口端,所述喷淋层设有与第一汇流管路(200)出口端相连的第一喷淋层(131),与第二汇流管路(300)出口端相连的第二喷淋层(13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汉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汉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02122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净化废气的环保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氧空气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