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防撞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6632.0 | 申请日: | 201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44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新型防撞缓冲装置,属于车辆防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防撞体和连接杆,在连接杆上设置有吸震器,并在上下两排连接杆和左右两侧连接杆与车体之间设置有减压弹簧1和减压弹簧2,当车辆发生撞击时,防撞体通过缓冲和变形能够抵挡第一级撞击力,实现第一级吸震,防撞体发生变形吸能后,连接杆能够抵挡第二级撞击力,连接杆上设置的吸震器实现第二级吸震,而且上下两排连接杆和左右两侧连接杆与车体之间设置的减压弹簧1和减压弹簧2能够抵挡第三级撞击力,实现第三级吸震,通过三级缓冲吸震可极大的缓冲吸收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这样可有效的保护车体和乘车人员,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减压弹簧 吸震 防撞体 撞击力 车体 抵挡 本实用新型 缓冲装置 上下两排 新型防撞 左右两侧 第三级 第一级 吸震器 缓冲 变形 车辆防撞 三级缓冲 吸能 冲击力 乘车 吸收 | ||
【主权项】:
1.一种新型防撞缓冲装置,包括车体(1)、防撞体(2)、连接杆(3)、弹性保护外层(4)、防撞钢板(5)、树脂胶混凝土混合填充层(6)、吸能填充体(7)、橡胶缓冲垫(8)、吸震缓冲层(9)、吸震器(10)、减压弹簧一(11)、减压弹簧二(12)和荧光反光条(13),其特征在于:新型防撞缓冲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防撞体(2)和连接杆(3),防撞体(2)从里至外依次是吸震缓冲层(9)、橡胶缓冲垫(8)、树脂胶混凝土混合填充层(6)、防撞钢板(5)、弹性保护外层(4),并在树脂胶混凝土混合填充层(6)中设置有吸能填充体(7),在连接杆(3)上设置有吸震器(10),其中车体(1)和防撞体(2)采用连接杆(3)进行连接,并在上下两排连接杆(3)和左右两侧连接杆与车体之间设置有减压弹簧一(11)和减压弹簧二(12);所述的防撞体(2)的防撞侧最外层设置有弹性保护外层(4)进行保护,并在弹性保护外层(4)防撞侧的外表面设置有荧光反光条(1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16663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学汽车防撞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乘用车的后保险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