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集和处理不同深度海上溢油的可控化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90727.6 | 申请日: | 201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25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纪雁秋;董玉瑛;胡梦乔;赵晶晶;邹学军;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一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33 | 代理人: | 秦少林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收集和处理不同深度海上溢油的可控化装置,主要包括浮油捕集装置、过滤口、波纹水油分离板、下潜深度控制装置、油层厚度感应装置、超疏水超亲油材料过滤网膜A、超疏水超亲油材料过滤网膜B、移动隔板A、移动隔板B、进气管、生物膜承载板、棘爪、生物膜收集装置、主体筒、出水COD检测装置、转轴B、连接条和卡槽等。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下潜到海域中不同深度,机动性好,清除海域中的浮油并同时处理海中分散油。富集后处理,更能增加处理效率,大大缩短溢油存在周期。外形体积轻便,易携带,既环保又能彻底清除溢油;降低了水体溢油污染负荷,为后续生物膜处理提供帮助;在海水推动力下运转可以有效节约能源的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材料过滤 海上溢油 移动隔板 超亲油 超疏水 生物膜 浮油 可控 网膜 下潜 厚度感应装置 深度控制装置 有效节约能源 油污染 本实用新型 生物膜处理 水油分离板 后处理 捕集装置 处理效率 集成装置 收集装置 海域 油层 承载板 分散油 过滤口 进气管 连接条 主体筒 波纹 轻便 出水 富集 棘爪 卡槽 转轴 推动力 水体 海水 携带 运转 环保 帮助 | ||
【主权项】:
1.一种收集和处理不同深度海上溢油的可控化集成装置,主要包括浮油捕集装置、过滤口、波纹水油分离板、下潜深度控制装置、油层厚度感应装置、超疏水超亲油材料过滤网膜A、超疏水超亲油材料过滤网膜B、移动隔板A、移动隔板B、进气管、生物膜承载板、棘爪、生物膜收集装置、主体筒、出水COD检测装置、排水泵、推进系统、气压平衡口、螺旋桨、伸缩杆、油管、水位传感计时器、生物膜、溢油收集装置、棘轮、转轴A、转轴B、连接条、卡槽、电机座、电机和联轴器,其特征在于:浮油捕集筒为水平的圆柱形壳体,在浮油捕集筒的一侧设过滤口,在过滤口位置设有镍丝编制的金属微网,在浮油捕集筒的内部固定连接波纹水油分离板,在浮油捕集筒内部的上部固定有油层厚度感应装置,在浮油捕集筒的另一侧设开口,在浮油捕集筒的另一侧的开口处设有超疏水超亲油材料过滤网膜B,在浮油捕集筒另一侧的上部设有气压平衡口,伸缩杆的一端设在浮游捕集装置内,下潜深度控制装置置于浮油捕集筒且套接在伸缩杆上,下潜深度控制装置的内部安装单片机,单片机型号:80C51,单片机与油层厚度感应装置连接,编入程序在单片机中,螺旋桨设在下潜深度控制装置的外侧,在螺旋桨内部设有提供动力的电路,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在主体筒的侧壁上,主体筒与上开口的溢油收集装置通过油管相互连通,溢油收集装置的侧壁设有连接条,在主体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卡槽,卡槽的外表面设有条形凹槽,条形凹槽与连接条相对应,在主体筒的上表面设有通孔,在通孔内由超疏水超亲油材料过滤网膜A负载,在主筒体的内部设有两组移动隔板,分别为移动隔板A和移动隔板B,在移动隔板A的下部、主筒体的外壁上设有进气管和水位传感计时器,水位传感计时器内部的电路分别与移动隔板A、移动隔板B相连,由水位传感器控制移动隔板A和移动隔板B的开合,进气管的两端均开口,移动隔板B的下部、主筒体的内壁上设有出水COD检测装置,在主筒体内的底部设有排水泵,在主筒体的下部固定连接推进系统,推进系统是一个小型发动机电控装置,在主筒体的内部、移动隔板A和移动隔板B之间设有生物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民族大学,未经大连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190727.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 下一篇:新型高效率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