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多能混合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244676.0 | 申请日: | 201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8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郑开云;黄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7/32 | 分类号: | F01K7/32;F01K11/02;F24S23/00;F24T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吴小丽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多能混合发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低温回热器、地热能加热器、高温回热器、太阳能加热器、锅炉、透平、发电机、预冷器、冷却器构成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由注入泵、注入井、生产井、地热能换热器构成的地热注采回路;由循环泵、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储热装置换热器、储热装置、三通切换阀、太阳能补热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冷却器、冷却塔构成的太阳能热转换回路。本实用新型将多种能源相结合,高低温热源互补,通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实现多能混合发电,不但可以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并且多种能源共同一套循环系统,降低了成本,系统结构简单、紧凑,运行灵活,操作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临界 二氧化碳 循环 多能 混合 发电 系统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的多能混合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地热注采回路、太阳能热转换回路组成;所述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回路包括压缩机(1),压缩机(1)出口分别连接低温回热器(2)高压侧进口和地热能加热器(3)二氧化碳工质侧进口,低温回热器(2)高压侧出口与地热能加热器(3)二氧化碳工质侧出口连接高温回热器(4)高压侧进口,高温回热器(4)高压侧出口连接太阳能加热器(5)二氧化碳工质侧进口,太阳能加热器(5)二氧化碳工质侧出口连接锅炉(8)进口,锅炉(8)出口连接透平(10)进气口,压缩机(1)、透平(10)、发电机(11)同轴相连;透平(10)排气口连接高温回热器(4)低压侧进口,高温回热器(4)低压侧出口连接低温回热器(2)低压侧进口,低温回热器(2)低压侧出口连接预冷器(12)进口,预冷器(12)出口连接冷却器(24)工质进口,冷却器(24)工质出口连接压缩机(1)进口;所述地热注采回路包括深入地下的注入井(14)和生产井(15),注入泵(13)出口连接注入井(14),生产井(15)出口连接地热能换热器(16)的地热携热介质侧的进口,地热能换热器(16)的地热携热介质侧的出口连接注入泵(13)的进口,地热能换热器(16)的中间传热介质侧进口、出口分别与地热能加热器(3)的中间传热介质侧出口、太阳能补热器(22)中间传热介质侧进口连接,太阳能补热器(22)中间传热介质侧出口连接地热能加热器(3)的中间传热介质侧进口;所述太阳能热转换回路包括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18),循环泵(17)出口连接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18)的进口和三通切换阀(21)的第一端口,三通切换阀(21)的第二端口连接储热装置换热器(19)一端,太阳能聚光集热系统(18)的出口连接储热装置换热器(19)另一端和所述太阳能加热器(5)传热介质侧的进口,储热装置换热器(19)连接储热装置(20);所述太阳能加热器(5)传热介质侧的出口连接所述太阳能补热器(22)传热介质侧进口,所述太阳能补热器(22)传热介质侧出口连接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3)热源进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3)热源出口连接循环泵(17)进口和三通切换阀(21)的第三端口,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23)的冷媒水进口、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器(24)的冷媒水出口、进口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24467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拉伸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体重秤的彩晶玻璃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