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水管道自控节水龙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0875.9 | 申请日: | 201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8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郭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康宁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31/60;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太原倍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1 | 代理人: | 戎文华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输水管道自控节水龙头,包括设置于外壳中的转动机构和提升机构,并通过转动机构带动提升机构进行螺旋上升,实现自控节水龙头的开,通过转动部分转动机构进而释放提升机构,使得提升装置在弹簧的作用下旋转下降,实现节水龙头的关闭。本实用新型在关闭水龙头时只须反转一角度,即可实现水龙头自动关紧,而且结构简单可靠,防渗漏效果好,寿命长,方便实用。 | ||
搜索关键词: | 输水 管道 自控 节水 龙头 | ||
【主权项】:
1.一种输水管道自控节水龙头,包括外壳、转动机构与提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是设置于相应外壳中的上部,提升机构是设置于相应外壳中的下部,转动机构带动提升机构转动,实现节水龙头的关闭;所述外壳(2)是下内壁位置开设有两个对称逆时针上升的螺旋槽(17),上内壁位置开设有第一棘爪穴(26),中间设有环形圆台,其下表面于皮碗开口端面贴合,将流水隔断在外壳下半部分;所述转动机构是位于手柄(7)及其转杆(6)的下端,由第二棘轮(4)带动第一棘轮(3)连接活塞(1)构成,并在相应外壳中的上部与手柄(7)及其转杆(6)以及连接杆(11)构成一个转动整体;所述转杆(6)是其下端连接有一圆盘,并在圆盘表面开设有一由内向外的圆弧槽(23),第一棘爪(5)的前端延伸结构(22)位于转杆(6)圆盘的圆弧槽(23)内且相对滑动,使第一棘爪(5)的前端在第一棘轮(3)的内齿面上发生滑动且能滑出,圆盘表面均匀分布有三个孔与三个连接杆配合,伸出端与第二棘轮圆面上的三个椭圆槽配合;所述第二棘轮(4)是其内圈上开设有一第二棘爪穴(25),使第一棘爪(5)与第一棘轮(3)作用,并在棘轮圆面上开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椭圆槽(24)与连接杆(11)作用,连接杆(11)在圆弧槽中滑动;所述第一棘轮(3)是在轴向设置有一圆柱台(15),且在圆柱台(15)上开设有两个通孔(20)与活塞(1)端面上设置的两圆杆(19)相配合以带动活塞转动;所述提升机构是由活塞(1)和作用在其上的弹簧(12)及弹簧外围的皮碗(13)构成;所述活塞(1)是其上端面向上延伸设置有两个圆杆(19)与第一棘轮(3)的两个通孔(20)配合,圆周外面对称设置有两个相同的圆柱(18),并将两圆柱(18)安装卡在外壳(2)的下内壁螺旋槽(17)内;所述弹簧(12)是由压缩弹簧和扭转弹簧构成,压缩弹簧是使活塞有向下的弹力,使活塞(1)左右两圆柱(18)紧贴在外壳螺旋槽(17)的下表面;扭转弹簧是使得活塞(1)有一顺时针转动的力,使活塞(1)左右两圆柱(18)紧贴在外壳螺旋槽(17)的上表面;所述皮碗(13)是其外筒壁由褶皱形状结构以及外侧壁夹设有金属圈构成,其开口端面与外壳壳体中部圆环的下表面配合,另一端面与活塞上表面配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康宁,未经郭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0087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柔性接头
- 下一篇:一种复合加密的智能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