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负电阻的并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03289.X | 申请日: | 2017-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5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疏许健;韩冲;周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负电阻的并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包括相连接的负电阻和发射电路以及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发射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原边电容和原边发射线圈,原边发射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原边电感和发射电路内阻;接收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副边接收线圈和副边电容,副边接收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副边电感和接收电路内阻。本实用新型将负电阻与发射电路连接,利用负电阻产生能量的性质,实现对电路的供能,从而替代了传统的并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的高频逆变源,使得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工作频率更高,传输效率更稳定。 | ||
搜索关键词: | 负电阻 发射电路 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接收电路 并联型 并联 本实用新型 并联连接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副边 内阻 原边 传输效率 副边电感 副边电容 高频逆变 工作频率 原边电感 原边电容 传统的 供能 电路 替代 | ||
【主权项】:
1.基于负电阻的并联‑并联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接的负电阻和发射电路以及相连接的接收电路和负载,所述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通过电磁感应耦合的方式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所述发射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原边电容和原边发射线圈,所述原边发射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原边电感和发射电路内阻,所述发射电路内阻是指除副边反射到原边的电阻外的发射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接收电路包括并联连接的副边接收线圈和副边电容,所述副边接收线圈包括串联连接的副边电感和接收电路内阻,所述接收电路内阻是指除负载以外的接收电路所有正电阻;所述负电阻提供的电能完全由所述发射电路内阻、所述接收电路内阻和所述负载吸收,即γ1=2τ0+τL;当所述系统工作在κ≥τ0+τL区域内,其工作频率为
传输效率保持
恒定不变,当所述系统工作在κ<τ0+τL区域内,其工作频率为ω=ω0,传输效率随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接收电路之间的耦合系数变化,为
其中,ω0为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接收线圈的固有频率,ω为所述系统的工作频率,τ0为所述发射电路和所述接收电路的内阻损耗系数,γ1为负电阻增益系数,τL为负载系数,κ为所述发射电路与所述接收电路之间的耦合系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03289.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