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智能调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322893.7 | 申请日: | 201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4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利;王伟;吕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F16K3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史文樊;郝团代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阀门智能调节器,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壳体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其上设置有气孔板;所述气孔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气体输出口,所述气孔板内部还设置有气路,所述气路连通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气体输出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电磁阀,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位移传感器固定在通孔中,位移传感器的探头从通孔中伸到壳体的外部。该智能调节器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定位精度高,能够实现对气控阀门的精确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智能 调节器 | ||
【主权项】:
1.一种阀门智能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连接有底座(2),所述壳体(1)的侧部设置有开口,其上设置有气孔板(3);所述气孔板(3)上设置有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气体输出口,所述气孔板内部还设置有气路,所述气路连通进气口、排气口和控制气体输出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进气电磁阀,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排气电磁阀,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位移传感器(4),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位移传感器(4)固定在通孔中,位移传感器(4)的探头从通孔中伸到壳体(1)的外部;所述壳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控制电路板(5),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设置有单片机、电磁隔离模块和A/D转换模块,所述单片机分别与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电磁隔离模块电连接,所述电磁隔离模块与A/D转换模块电连接,所述A/D转换模块与位移传感器(4)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5)上还设置有连接电路,连接电路包括,所述单片机U4的PC12脚连接到电磁隔离模块的VIA脚,单片机U4的PC11脚连接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IB脚,单片机U4的PC10脚连接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IC脚,单片机U4的PC15脚连接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ID脚,电磁隔离模块U10的GND1脚接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DD1脚连接到+3.3V电源和电容C22的一端,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E1脚连接到+3.3V电源,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DD2脚连接到+5V电源和电容C23A的一端,电容C23A的另一端接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GND2脚模拟接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OA脚连接到A/D转换模块U11的CS脚,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OB脚连接到A/D转换模块U11的CLK脚,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OC脚连接到A/D转换模块U11的DIN脚,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OD脚连接到A/D转换模块U11的DOUT脚,电磁隔离模块U10的AGND脚模拟接地,电磁隔离模块U10的VE2脚与A/D转换模块U11的VREF脚与VDD脚的公共端分别连接到+5V电源和电容C23的一端,电容C23的另一端模拟接地,A/D转换模块U11的DGND脚模拟接地,A/D转换模块U11的CH2脚分别连接到电容C24的一端和电阻R34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模拟接地,电阻R34的另一端连接到端子W1的1脚,端子W1的2脚连接到+5V电源,端子W1的3脚模拟接地,端子W1与位移传感器电连接;+3.3V电源串接电阻R41后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3的1脚,单片机U4的PB6脚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3的3脚,+12V电源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3的2脚和二极管D7的阴极,光电耦合器N3的4脚依次串接电阻R42和R43后模拟接地,电阻R42和R43的公共端连接到三极管V7的基极,三极管V7的发射极模拟接地,三极管V7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7的阳极的公共端连接到端子XP4的2脚;+3.3V电源串接电阻R44后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4的1脚,单片机U4的PB7脚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4的3脚,+12V电源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4的2脚、二极管D8的阴极、端子XP4的1脚和3脚,光电耦合器N3的4脚依次串接电阻R45和R46后模拟接地,电阻R45和R46的公共端连接到三极管V8的基极,三极管V8的发射极模拟接地,三极管V8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8的阳极的公共端连接到端子XP4的4脚;+3.3V电源串接电阻R47后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5的1脚,单片机U4的PB8脚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5的3脚,+12V电源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5的2脚和二极管D9的阴极,光电耦合器N5的4脚依次串接电阻R48和R49后模拟接地,电阻R48和R49的公共端连接到三极管V9的基极,三极管V9的发射极模拟接地,三极管V9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9的阳极的公共端连接到端子XP5的2脚;+3.3V电源串接电阻R50后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6的1脚,单片机U4的PB9脚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6的3脚,+12V电源分别连接到光电耦合器N6的2脚、二极管D10的阴极、端子XP5的1脚和3脚,光电耦合器N6的4脚依次串接电阻R51和R52后模拟接地,电阻R51和R52的公共端连接到三极管V10的基极,三极管V10的发射极模拟接地,三极管V10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10的阳极的公共端连接到端子XP5的4脚;端子XP4和XP5分别与进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精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322893.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的垃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