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437823.6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6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杨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1/00 | 分类号: | E03F1/00;E03F5/04;E03F5/10;C02F9/0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刘凤桐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属于海绵城市技术控制领域。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设置为矩形,采用对称式设计,从中间至两侧依次包括弃流雨水收集腔、雨水除污腔和雨水过滤腔,在下方设置有雨水弃流腔,雨水除污腔、雨水弃流腔和雨水过滤腔的容积相等,弃流雨水收集腔的容积设置为雨水除污腔、雨水过滤腔、雨水弃流腔容积的1.5~2倍,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体积较小、加工简便,造价较低,能够有效解决目前雨水弃流收集、净化、截污治理等问题,实现了收集、截污、过滤、净化和排放的自动控制,使整个装置处于洁净状态,有利于装置的正常运行使用,对实现水生态修复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收集 雨水弃流 雨水过滤 治理系统 除污腔 本实用新型 雨水 对称式设计 水生态修复 技术控制 洁净状态 有效解决 重大意义 净化 相等 海绵 过滤 排放 加工 治理 | ||
【主权项】:
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包括弃流雨水收集腔(1)、雨水除污腔(2)、雨水过滤腔(3)、雨水弃流腔(4)、雨水篦子(5)、雨水出水口(6)、弃流腔出水口(7)、雨水联通孔(8)、雨水弃流腔净化控制孔(9)、雨水弃流腔控制孔(10)、活塞滑道(11)、连接杆(12)、底板(13)、滑动活塞(14)、出水侧板(15)、漂浮球(16)、雨水除污腔检修盖(17)、除污篮(18)、砂石过滤层(19)、雨水过滤腔检修盖(20)、过滤装置(21)、水质净化层(22)、无纺土工布层(23)、除油层(24)和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25),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设置为矩形,采用对称式设计,从中间至两侧依次包括弃流雨水收集腔(1)、雨水除污腔(2)和雨水过滤腔(3),在下方设置有雨水弃流腔(4);弃流雨水收集腔(1)中设置有雨水篦子(5),弃流雨水收集腔(1)的侧壁高度的6/7~5/6的位置设置有雨水联通孔(8)、弃流雨水收集腔(1)的侧壁高度的3/5~2/3的位置设置有雨水弃流腔净化控制孔(9),弃流雨水收集腔(1)的侧壁的中下部设置有雨水弃流腔控制孔(10),弃流雨水收集腔(1)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活塞滑道(11),弃流雨水收集腔(1)中的漂浮球(16)采用连接杆(12)和活塞滑道(11)上的滑动活塞(14)连接,连接杆(12)的上部连接有漂浮球(16),下部连接有滑动活塞(14),滑动活塞(14)套在活塞滑道(11)的底部;雨水除污腔(2)中设置有除污篮(18),上方有雨水除污腔检修盖(17);雨水过滤腔(3)中设置有过滤装置(21),过滤装置(21)中设置有水质净化层(22)、无纺土工布层(23)、除油层(24)、水盐、重金属离子吸附层(25),上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腔检修盖(20);雨水除污腔(2)和雨水过滤腔(3)联通处设置有砂石过滤层(19),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的下面设置有底板(13),雨水收集的弃流与截污治理系统的两侧设置有出水侧板(15),出水侧板(15)的中部设置有雨水出水口(6),下部设置有弃流腔出水口(7),雨水除污腔(2)、雨水弃流腔(4)和雨水过滤腔(3)的容积相等,弃流雨水收集腔(1)的容积设置为雨水除污腔(2)、雨水过滤腔(3)、雨水弃流腔(4)容积的1.5~2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43782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雨水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电子定位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