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路V形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68706.3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421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430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线路V形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圆筒壳体、顶紧圆台、上压紧盘和上调整柱;使用时,将两条电线的内芯插入下腔内,然后旋拧上调整柱,将电线的中部通过顶紧圆台夹紧,然后继续旋拧上调整柱,使得上压紧盘继续下移,进而使得电线的电线芯上端被上压紧盘压弯,弯折后的电线也有一个防止脱落的效果,也使得电线芯与导体层接触更加紧密,这时,两根电线通过导体层连通,这种方式比较适合线路连接使用,操作简便快捷,适合更多的场合使用。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 调整柱 压紧盘 导体层 电线芯 顶紧 旋拧 圆台 防止脱落 连接装置 线路连接 圆筒壳体 上端 压弯 夹紧 内芯 弯折 下腔 下移 连通 | ||
【主权项】:
1.一种线路V形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连接装置包括圆筒壳体(1)、顶紧圆台(2)、上压紧盘(3)和上调整柱(4);顶紧圆台(2)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圆筒壳体(1)的内腔分为上腔(5)和下腔(6),上腔(5)为圆柱形空腔,下腔(6)为上大下小的喇叭形空腔,上腔(5)与下腔(6)连通,上压紧盘(3)设置在上腔(5)内并能在上腔(5)内沿上腔(5)的轴向上下移动;顶紧圆台(2)设置在下腔(6)内,顶紧圆台(2)的侧壁斜度与下腔(6)的侧壁斜度一致,顶紧圆台(2)的上端通过弧形连接弹片(7)与上压紧盘(3)连接并能随着上压紧盘(3)上下移动,当顶紧圆台(2)上升至最高点时,顶紧圆台(2)的外壁与下腔(6)内壁之间形成供电线穿过的间隙(8),顶紧圆台(2)为下移后能与下腔(6)的内壁夹紧电线(9)的装置,当顶紧圆台(2)与下腔(6)的内壁夹紧电线(9)时,上压紧盘(3)的底部与上腔(5)的底部之间留有供上压紧盘(3)继续下移的间隙;下腔(6)的底端留有供电线(9)穿进下腔(6)内的开口;上压紧盘(3)的上部为绝缘构件,上压紧盘(3)的底部设置有导体层(10),上压紧盘(3)的侧壁设置有键槽,在与上压紧盘(3)对应的上腔(5)的内壁上设置有防止上压紧盘(3)转动的竖向压紧盘限位键(11),该竖向压紧盘限位键(11)插入上压紧盘(3)的键槽内实现止转;上压紧盘(3)的上端设置有带有内螺纹的法兰,带有外螺纹的上调整柱(4)穿过圆筒壳体(1)的上端壁板后伸进圆筒壳体(1)内并与上压紧盘(3)上的法兰螺纹配合,上调整柱(4)穿过圆筒壳体(1)上端壁板的位置设置有防止上调整柱(4)轴向上下移动的限位槽(12),通过上调整柱(4)的旋转控制上压紧盘(3)的上下移动,上压紧盘(3)为下移时底部能够压弯电线芯的结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568706.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插座组装机
- 下一篇:多方向伺服调节的定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