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584318.4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6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爱华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包括横杆、触觉针和T形杆,中医医生手握横杆,手指按动按键快,铁块将两个通电块连接在一起,能够让灯泡亮起来,通过亮光可以观察病人瞳孔和喉咙,挤压两个T形杆之间弹簧,从而将T形杆的一端移除内齿圈的内齿上,转动转轴带动内齿圈和齿轮转动,将滑动杆向下移动,松开两个T形杆,受到弹簧的反弹力,从而固定整个滑动杆,手握横杆,通过触觉针触碰病人相关穴位,观察病人反应情况,操作结束后,将触觉针移回到凹槽内部,该实用新型便于携带和挂放,医生操作过程控制灯泡开关,节约资源,为医生操作提供便利,触觉针能够移回凹槽的内部,减少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 ||
搜索关键词: | 触觉针 手握横杆 诊疗装置 中医内科 滑动杆 内齿圈 弹簧 本实用新型 凹槽内部 便于携带 病人反应 病人瞳孔 操作过程 操作结束 齿轮转动 灯泡开关 节约资源 向下移动 中医医生 反弹力 通电块 按键 横杆 穴位 观察 松开 医生 按动 触碰 挂放 亮光 内齿 铁块 移除 转轴 灯泡 转动 挤压 便利 | ||
【主权项】:
1.一种中医内科诊疗装置,包括横杆(1)、蓄电池(2)、通电块(3)、导线一(4)、固定块(5)、灯泡(6)、灯座(7)、放置槽(8)、凹槽(9)、滑动杆(10)、触觉针(11)、导线二(12)、按键(13)、卡槽(14)、导线三(15)、连接杆(16)、齿条(17)、齿轮(18)、内齿圈(19)、转轴(20)、空腔(21)、弹簧(22)和T形杆(23),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上表面设有放置槽(8),放置槽(8)的内底部设有灯座(7),灯座(7)上设有灯泡(6),灯座(7)的侧面通过导线一(4)与蓄电池(2)连接,所述横杆(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2),横杆(1)的内部还设有卡槽(14),卡槽(14)更靠近固定块(5)的位置,卡槽(14)的内部表面固定连接两个通电块(3),其中一个通电块(3)通过导线二(12)连接灯座(7)的底面,另一个通电块(3)通过导线三(15)连接蓄电池(2)连接,横杆(1)靠近卡槽(14)的位置上设有按键(13),所述固定块(5)的下表面内部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部设有滑动杆(10)和齿轮(18),齿轮(18)转动连接在连接杆(16)的侧面上,滑动杆(10)的下端固定连接触觉针(11),滑动杆(10)靠近齿轮(18)的侧壁设有与齿轮(18)相啮合的齿条(17),齿轮(18)的内部设有内齿圈(19),内齿圈(19)的内部设有转轴(20),转轴(20)的内部设有空腔(21),空腔(21)的内部设有弹簧(22)和两个对称设置的T形杆(23),两个T形杆(23)相邻的一端通过弹簧(22)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转轴(20)并且延伸到内齿圈(19)的内齿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爱华,未经吴爱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584318.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设备
- 下一篇:睡眠监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