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银铜复合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751741.9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602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薛行雁;丁天然;钟素娟;吕登峰;张冠星;董显;董博文;张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6 | 分类号: | H01H85/06;B32B15/01;B32B15/20;B32B3/3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银铜复合带,银铜复合带的厚度为0.1~0.3mm,宽度为2.9~4.0mm,并且银铜复合带的宽厚比小于30:1,银铜复合带由组合内芯以及覆盖在组合内芯表面的镀银层组成,镀银层的厚度为0.02~0.08mm,所述组合内芯包括纯银部和无氧铜部,无氧铜部分布在纯银部的两侧,纯银部的宽度为银铜复合带宽度的1/4,无氧铜部的两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半圆形凹槽。本实用新型的银铜复合带能够替代纯银带作熔体材料使用,与传统的纯银带相比,可节约贵金属60%以上,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并且能够抑制交变电流通过导体时“集肤效应”的产生,使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均匀,导电稳定性好。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带 银铜 无氧铜 纯银 本实用新型 导体 纯银带 镀银层 内芯 半圆形凹槽 导电稳定性 电流分布 集肤效应 交变电流 两侧边缘 内芯表面 熔体材料 贵金属 传统的 宽厚比 节约 替代 覆盖 | ||
【主权项】:
1.一种银铜复合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铜复合带的厚度为0.1~0.3mm,宽度为2.9~4.0mm,并且银铜复合带的宽厚比小于30:1,银铜复合带由组合内芯(2)以及覆盖在组合内芯(2)表面的镀银层(1)组成,镀银层(1)的厚度为0.02~0.08mm,所述组合内芯(2)包括纯银部(201)和无氧铜部(202),无氧铜部(202)分布在纯银部(201)的两侧,纯银部(201)的宽度为银铜复合带宽度的1/4,无氧铜部(202)的两侧边缘沿其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半圆形凹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751741.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