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赫兹小型化多功能集成接收机前端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09658.2 | 申请日: | 201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3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岳;赵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众为创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90 | 分类号: | H04B10/90;H04B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戴勇灵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太赫兹小型化多功能集成接收机前端,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分谐波混频器电路、本振驱动源电路和金属腔体,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和分谐波混频器电路均位于金属腔体内的GaAs衬底上,所述金属腔体包括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腔、混频器腔和混频器本振输入腔;所述本振驱动源电路位于本振驱动源腔内的GaAs衬底上,本振驱动源腔垂直安装在混频器本振输入腔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将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和本振驱动源在同一个基片和腔体内进行加工,可同时实现低噪声放大、倍频和混频多个功能,极大降低太赫兹接收机的成本及复杂度,实现了太赫兹接收机前端的小型化,有效简化电路设计和加工,节约成本、减少内部损耗。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源 本振 接收机 混频器 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 分谐波混频器 本实用新型 多功能集成 本振输入 金属腔体 衬底 体内 低噪声放大 垂直安装 电路设计 内部损耗 复杂度 金属腔 输入腔 倍频 混频 腔内 加工 节约 | ||
【主权项】:
1.太赫兹小型化多功能集成接收机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分谐波混频器电路、本振驱动源电路和金属腔体,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和分谐波混频器电路均位于金属腔体内的GaAs衬底(2)上,所述金属腔体包括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腔(1)、混频器腔(21)和混频器本振输入腔(15),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腔(1)与混频器腔(21)连接,在混频器腔(21)y轴延伸线上还垂直横穿混频器本振输入腔(15),在混频器腔(21)内的分谐波混频器电路上的本振过渡段(16)位于混频器本振输入腔(15),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电路位于低噪声放大器输入腔(1),分谐波混频器电路位于混频器腔内,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和分谐波混频器电路之间通过共面波导‑微带线过渡结构(12)连接,低噪声放大器电路还通过直流供电金丝(8)与微带线电路(11)连接;所述低噪声放大器电路包括两块设置在GaAs衬底(2)上表面的上层接地金属(3),两块上层接地金属(3)位于传输线(6)的两侧,在两块上层接地金属(3)之间桥接多根平行设置的地‑地空气桥(5),在两块上层接地金属(3)之间水平横穿传输线(6),传输线(6)的一端连接射频‑共面波导输入探针(19),传输线(6)另一端连接共面波导‑微带线过渡结构(12),在传输线(6)上还安装多个晶体管(7),多个晶体管(7)的栅极通过同一块晶体管栅极供电焊盘(9)供电,多个晶体管(7)的漏极通过同一块晶体管漏极供电焊盘(10)供电,多个晶体管(7)的源极均接地,晶体管栅极供电焊盘(9)和晶体管漏极供电焊盘(10)均通过直流供电金丝(8)与微带线电路(11)连接,在每块上层接地金属(3)上还均匀设置两排连接两块上层接地金属并用于抑制GaAs衬底平板模式并镀Au\Pt的过孔(4),过孔(4)布满整个上层接地金属(3);所述本振驱动源电路位于本振驱动源腔(22)内的GaAs衬底上,本振驱动源腔(22)垂直安装在混频器本振输入腔(15)上,本振驱动源电路上的倍频器射频过渡段(27)插入混频器本振输入腔(15)内,在本振驱动源腔(22)上还垂直横穿倍频器本振输入腔(26),带有本振驱动源电路的GaAs衬底垂直横穿倍频器本振输入腔(2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众为创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众为创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0965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信息加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综合性基站天线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