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淡水鱼的养殖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816282.8 | 申请日: | 201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8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魏传喆;王科伟;刘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城关新胜轴承厂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3/00;C02F9/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地址: | 31259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淡水鱼的养殖池结构,包括喂料装置,溢流道和溢流网;所述沥水篮为PC材料制成网篮结构,底面开设有直径为5mm的网孔,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养殖池后侧,且底面位于养殖池内水位以上;所述出料管由一处倾斜段和一处垂直段相通而成,且位于相通处以下的垂直段内壁呈斜度,内径逐渐收缩4mm,垂直段顶部开设一处小孔,设有两处,设于料筒外壁上底部左右各一处;所述料筒为密封筒,顶部带有密封盖;所述垫块为开设有一处斜口的圆柱形,通过铜线连接到提升球顶部;本实用新型覆泥网的设置,有利于对底泥起到保护作用,维持底泥的稳定程度,防止底泥在鱼的游动或者潜水泵带动的水流下被水泵带出导致水质浑浊。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段 底泥 本实用新型 养殖池结构 淡水鱼 养殖池 底面 料筒 相通 斜度 地脚螺栓 水质浑浊 网篮结构 喂料装置 逐渐收缩 铜线 游动 出料管 沥水篮 密封盖 密封筒 潜水泵 倾斜段 溢流道 垫块 内壁 泥网 外壁 网孔 小孔 斜口 水泵 水位 | ||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淡水鱼的养殖池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用于淡水鱼的养殖池结构包括养殖池,方框,覆泥网,底泥,泥沙管,填沙漏斗,网箱,潜水泵,上水管,出水口,沥水篮,过滤绵,水草箱,仿土海绵,喂料装置,底架,加强筋,立柱,出料管,料筒,提升球,垫块,溢流道和溢流网;所述养殖池为水泥壁;所述网箱为顶端开口箱体,箱体四壁和底面均为不锈钢丝网,顶部左端折弯伸出部分为不锈钢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到养殖池顶部;所述方框为PVC材料制成,矩形框体,外部尺寸等于养殖池内部尺寸,放置于养殖池中;所述底泥为泥沙混合,在养殖池建好后随即在池底铺设厚度为30cm的底泥;所述填沙漏斗固定于泥沙管顶部,为倒锥形;所述潜水泵固定于网箱内部底侧;所述上水管为L型,通过底部安装于潜水泵的出水端;所述出水口安装于上水管另一末端,出口向下,使通过潜水泵抽出的水向下流出;所述沥水篮为PC材料制成网篮结构,底面开设有直径为5mm的网孔,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养殖池后侧,且底面位于养殖池内水位以上;所述水草箱为扁形,长宽比为20:1,高度为80cm,结构与网箱相同,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到养殖池右侧;所述喂料装置由底架,加强筋,立柱,出料管,料筒,提升球和垫块组成,通过螺栓固定于相邻两养殖池之间,且位于水草箱前侧;所述底架为三棱形,通过螺栓固定到相邻养殖池之间;所述加强筋设有六处,三处连接于立柱和底架的三条棱之间,用以加强立柱稳定性,另有三处连接于立柱和料筒底侧,用以辅助支撑料筒;所述立柱为圆筒,焊接于底架和料筒之间;所述出料管由一处倾斜段和一处垂直段相通而成,且位于相通处以下的垂直段内壁呈斜度,内径逐渐收缩4mm,垂直段顶部开设一处小孔,设有两处,设于料筒外壁上底部左右各一处;所述料筒为密封筒,顶部带有密封盖;所述垫块为开设有一处斜口的圆柱形,通过铜线连接到提升球顶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城关新胜轴承厂,未经新昌县城关新胜轴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21816282.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泥鳅养殖箱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养殖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