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油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05094.3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6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河野健太朗;田牧清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伯爱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J9/06 | 分类号: | F16J9/06;F16J9/20;F16J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刘香兰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油环能够在减少油环滑动时的耗油量的同时减小摩擦力;一对刮片环中配置于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上部刮片环的外周面的形状为:从形成上部刮片环宽度的两个面各自的外周侧端部的端点分别朝向在汽缸内壁上滑动的上述外周面的前端部呈一对对称的曲线形状,且外周前端部夹着外周面的顶点在上部刮片环的宽度方向上呈非对称形状;配置于远离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下部刮片环的外周面的形状为:从形成下部刮片环宽度的两个面各自的外周侧端部的端点分别朝向在汽缸内壁上滑动的上述外周面的前端部呈一对对称的曲线形状,且外周前端部夹着外周面的顶点在下部刮片环的宽度方向上呈对称形状。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 ||
【主权项】:
1.一种组合油环,其被安装在内燃机用活塞的油环槽中,且具有一对刮片环和间隔外胀环,其中,所述一对刮片环的外周面在汽缸的内壁上滑动,所述间隔外胀环配置在所述一对刮片环之间,并且朝向所述汽缸的内壁挤压所述一对刮片环的外周面,所述组合油环的特征在于,所述一对刮片环中配置于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上部刮片环的任意纵剖面中的所述外周面的形状呈如下形状,即:在从形成上部刮片环宽度的两个面各自的外周侧端部的端点分别朝向汽缸的内壁的径向上,在上部刮片环的宽度方向的发动机燃烧室侧和远离发动机燃烧室侧具有对称的一对曲线形状;在所述外周面的形状中插入汽缸内时与汽缸的内壁接触的外周顶点侧,夹着外周顶点在上部刮片环的宽度方向上呈非对称形状,且所述非对称形状的两端的延长线分别与以形成所述上部刮片环宽度的两个面各自的外周侧端部为端点的所述曲线形状相连;所述非对称形状被形成为:将从上部刮片环宽度的中心位置通过的线设为第一中间线,在所述上部刮片环的纵剖面中的所述外周面的轮廓曲线的外周前端部中,将所述轮廓曲线上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4.0μm处的两个位置中的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一位置(a1),将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二位置(b1),将所述第一位置(a1)与所述第二位置(b1)之间的线段的长度设为L,将该长度为L的线段的中间线设为第二中间线时,所述第二中间线位于相比所述第一中间线更加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处,并且,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外周顶点位于所述第二中间线上、或者相比所述第二中间线更加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处;所述上部刮片环以所述外周顶点位于远离发动机燃烧室侧的方式被安装在油环槽中;所述一对刮片环中配置于远离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下部刮片环的任意纵剖面中的所述外周面的形状呈如下形状,即:在从形成下部刮片环宽度的两个面各自的外周侧端部的端点分别朝向汽缸的内壁的径向上,在所述下部刮片环的宽度方向的发动机燃烧室侧和远离发动机燃烧室侧具有对称的一对曲线形状;在所述外周面的形状中插入所述汽缸内时与汽缸的内壁接触的外周顶点侧,夹着外周顶点在所述下部刮片环的宽度方向上呈对称的弧形状,且所述弧形状的两端的延长线分别与以形成所述下部刮片环宽度的两个面各自的外周侧端部为端点的所述曲线形状相连;所述下部刮片环被安装在所述油环槽中;在将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外周前端部的非对称形状的轮廓曲线划分为:外周顶点与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1.5μm的位置之间的轮廓曲线部分、和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1.5μm的位置与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4.0μm的位置之间的轮廓曲线部分时,从汽缸的发动机燃烧室侧起依次设为第一轮廓区域、第二轮廓区域以及第三轮廓区域;所述第一轮廓区域以所述第二轮廓区域的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第一端部作为起点,且被设置为直线形状、或者二次曲线形状的一部分;所述第二轮廓区域被设置为弧状,并且所述外周顶点位于所述第二轮廓区域的中途部分处;所述第三轮廓区域以所述第二轮廓区域的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第二端部作为起点,且被设置为二次曲线形状的一部分;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外周面中的非对称形状部分的表面粗糙度为0.1μmRa以下;在所述轮廓曲线的外周前端部中,将所述轮廓曲线上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上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1.5μm处的两个位置中的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三位置(a2),将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四位置(b2),所述第一位置(a1)与所述第二位置(b1)之间的线段的长度L为0.05mm≤L≤0.18mm;在将从所述第一位置(a1)和所述第三位置(a2)通过的第一直线与所述汽缸的轴向形成的角度(上方角)设为θ1度,将从所述第二位置(b1)和所述第四位置(b2)通过的第二直线与所述汽缸的轴向形成的角度(下方角)设为θ2度时,满足3度≤θ1≤9度、9度≤θ2的条件;并且,所述下部刮片环的外周面中从外周顶点朝向下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至少为10μm的对称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在0.1μmRa以下;在所述下部刮片环的纵剖面中的所述外周面的轮廓曲线的外周前端部中,将所述轮廓曲线上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下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4.0μm处的两个位置中的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五位置(a1x),将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六位置(b1x),将所述轮廓曲线上从所述外周顶点朝向所述下部刮片环的径向内周侧的距离为1.5μm处的两个位置中的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七位置(a2x),将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侧的位置设为第八位置(b2x),将所述第五位置(a1x)与所述第六位置(b1x)之间的线段的长度设为Lx时,长度Lx为0.08mm≤Lx≤0.20mm;在将从所述第五位置(a1x)和所述第七位置(a2x)通过的第一直线与所述汽缸的轴向形成的角度(上方角)设为θ1x度,将从所述第六位置(b1x)和所述第八位置(b2x)通过的第二直线与所述汽缸的轴向形成的角度(下方角)设为θ2x度时,满足2度≤θ1x≤9度、2度≤θ2x≤9度,且|θ1x‑θ2x|≤1.5度的条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伯爱尔株式会社,未经帝伯爱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8000509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