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20011.8 | 申请日: | 2017-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83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宇佐勇贵;早坂结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莫顿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32B27/00 | 分类号: | B32B27/00;B32B15/08;B32B15/095;B32B27/40;B65D65/40;C09D11/102;C09D11/106;C09J17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彭雪瑞;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中***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使用阻气性优异的基材,以高速(例如涂敷速度为200m/分钟)涂敷接着剂组合物,利用低温(40℃)且短时间的老化而提供印刷部的外观良好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层叠体依次具有第一基材、特定油墨层、特定接着剂层及阻气性的第二基材,油墨层为含有特定聚氨基甲酸酯聚脲树脂与特定量的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或硬化物,接着剂层为含有聚异氰酸酯成分(A)与多元醇成分(B)的接着剂组合物的硬化物,所述聚异氰酸酯成分(A)包含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及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而包含选自由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异氰酸酯。 | ||
搜索关键词: | 层叠 及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层叠体,其依次具有:具有可见光透过性的第一基材、油墨层、接着剂层及25℃下的氧透过度为100ce/(m2·day·atm)以下的第二基材,所述油墨层满足下述(1)~(5)的所有条件,且所述接着剂层满足下述(11)~(15)的所有条件;(1)所述油墨层为含有聚氨基甲酸酯聚脲树脂、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颜料及有机溶剂的油墨组合物的干燥物或硬化物;(2)在所述聚氨基甲酸酯聚脲树脂与所述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合计100质量%中含有5质量%~40质量%的所述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3)所述聚氨基甲酸酯聚脲树脂含有具有源自数量平均分子量为400~5000的高分子多元醇的结构单元及源自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结构单元的聚氨基甲酸酯嵌段,以及源自具有氨基的化合物的链延长单元,所述聚氨基甲酸酯嵌段与所述链延长单元通过脲键而键结,所述数量平均分子量为400~5000的高分子多元醇100质量%中,包含5质量%以上的聚酯多元醇;(4)所述聚氨基甲酸酯聚脲树脂的质量平均分子量为15000~70000;(5)所述聚氨基甲酸酯聚脲树脂1g中所含的氨基甲酸酯键及脲键的合计浓度为1.3mmol/g~2.4mmol/g;(11)所述接着剂层为含有聚异氰酸酯成分(A)与多元醇成分(B)的接着剂组合物的硬化物;(12)所述聚异氰酸酯成分(A)包含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与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而包含选自由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异氰酸酯;(13)所述具有异氰酸酯基的氨基甲酸酯预聚物(a)为异氰酸酯成分与需要聚醚多元醇的多元醇的反应产物,其中所述异氰酸酯成分需要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且进而包含选自由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或者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和异氰酸酯成分与多元醇的反应产物的混合物,且所述多元醇中至少一种需要聚醚多元醇,其中所述异氰酸酯成分选自由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所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一种;(14)所述多元醇成分(B)需要包含数量平均分子量为500以上、3000以下的聚酯多元醇;(15)所述接着剂组合物100质量%中所含的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及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合计量为10质量%~34质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莫顿株式会社,未经东洋油墨SC控股株式会社;东洋莫顿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780020011.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伸缩性层叠体以及包括其的制品
- 下一篇:成型装饰用层叠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