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填砂路基不均匀分层填充抗震路基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6200.6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5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任祥瑞;卢江华;周思峰;王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赵浩竹 |
地址: | 1001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填砂路基不均匀分层填充抗震路基的结构,属于道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土工格栅单元首先将原土层与反滤层之间通过凸起的空间形成一体化结构,保证了道路陆地的底部竖直方向的连接强度,另外石灰土垫层将填砂路基层与路面层进行双向咬合,保证了填砂路基层、石灰土垫层和路面层之间的咬合力度,保证道路结构分层处的衔接性;在受到震动时,保证道路结构分层处连接的紧密性。连接钢筋单元为填砂路基层的主要受力单元,在道路整体受到外力干扰时,各位置的连接钢筋形成稳定的承受力网络结构,并且保证道路整体处于“填砂软土”加钢筋的“微弹性”组合,提升路基整体外部的抗变形能力。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路基 不均匀 分层 填充 抗震 结构 | ||
【主权项】:
1.利用填砂路基不均匀分层填充抗震路基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原土层(1)、反滤层(2)、填砂路基层(3)、石灰土垫层(4)、路面层(5)、土工格栅单元、连接钢筋单元、水泥混凝土压块(8)、滤水沙袋(9)、石灰土包边层(10)、土工格栅压包(11)和码砌块(12);土工凸起格栅单元包括底层土工格栅(6.1)、中层土工格栅(6.2)和顶层土工格栅(6.3);连接钢筋单元包括内侧连接钢筋(7.1)、中间连接钢筋(7.2)和边侧连接钢筋(7.3);填砂路基层(3)与原土层(1)之间铺设有反滤层(2),石灰土垫层(4)铺设在填砂路基层(3)上,路面层(5)铺设在石灰土垫层(4)上;填砂路基层(3)的外侧为石灰土包边层(10),石灰土垫层(4)的外侧为水泥混凝土压块(8),水泥混凝土压块(8)设置在石灰土包边层(10)顶部;路面层(5)的侧部与水泥混凝土压块(8)的侧部以及石灰土包边层(10)的侧部在同一平面上;底层土工凸起格栅(6.1)埋设在原土层(1)的顶部,底层土工格栅(6.1)的格栅为凸起结构,反滤层(2)铺设在底层土工格栅(6.1)上,反滤层(2)的顶部铺设有一层复合土工膜,填砂路基层(3)铺设在复合土工膜上,填砂路基层(3)的顶部埋设有中层土工格栅(6.2),中层土工格栅(6.2)的格栅为凹槽结构,石灰土垫层(4)填充在中层土工格栅(6.2)上,石灰土垫层(4)的顶部埋设有顶层土工格栅(6.3),顶层土工格栅(6.3)的格栅为凸起结构;连接钢筋单元的各个钢筋均为为L形钢筋,连接钢筋单元由竖直钢筋和水平钢筋垂直连接组成;内侧连接钢筋(7.1)、中间连接钢筋(7.2)和边侧连接钢筋(7.3)的竖直端均插入在原土层(1)中,内侧连接钢筋(7.1)、中间连接钢筋(7.2)和边侧连接钢筋(7.3)的水平端均固定在石灰土包边层(10)中;石灰土包边层(10)被等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内侧连接钢筋(7.1)的水平端固定在石灰土包边层(10)的上层,中间连接钢筋(7.2)的水平端固定在石灰土包边层(10)的中层,边侧连接钢筋(7.3)的水平端固定在石灰土包边层(10)的下层;滤水沙袋(9)沿石灰土包边层(10)的坡面分散布置;石灰土包边层(10)的坡脚设有土工格栅压包(11),土工格栅压包(11)的内侧为分层梯次布置,土工格栅压包(11)的外侧设有码砌块(12),码砌块(12)的底部一侧为排水沟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06200.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