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3 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3656.5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60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雷;李兆麟;陶昕;付博扬;赵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25;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fe base sub | ||
【主权项】:
1.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Fe3O4/N‑C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照一定质量比分别称取分析纯的铁源和含氮有机碳源,备用;步骤(2)将步骤(1)称取的铁源按照比例为1 g铁源溶于10‑50 ml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后,即得到混合液A,备用;步骤(3)将步骤(1)称取含氮有机碳源加入比例为1 g含氮有机碳源溶于10‑50 ml的溶剂中,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液B,备用;步骤(4)将步骤(2)得到混合液A和步骤(3)得到的混合液B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后,于一定温度烘干后,研磨得到前躯体;步骤(5)将所述前躯体置于带盖坩埚内,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煅烧,保温若干个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多孔结构的Fe3O4/N‑doped C复合负极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13656.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