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节能型空气净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296.2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18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钟灿鸣;齐宽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D15/00;B02C18/14;B02C18/18;B02C18/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汉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99 | 代理人: | 刘海军 |
地址: | 51144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节能型空气净化设备,包括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第四外壳、输送机、阀门和输气管,第一外壳内设有四个紧固机构,紧固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曲柄、驱动杆、传动杆、连接杆和夹取杆,该具有加热功能的节能型空气净化设备,通过粉碎机构粉碎饱和的活性炭吸附板,通过集拢机构将粉碎后的活性炭集中在输送机上,通过燃烧机构将饱和的活性炭燃烧,将活性炭产生的热量用于加热空气,以便人们在冬天使用该空气净化设备时取暖,从而提高人们的体验感和该空气净化设备的安全性,通过搬运机构将干净的活性炭吸附板替换入第一外壳内,避免人工替换活性炭吸附板的繁琐过程,从而提高了该空气净化设备的便捷性。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加热 功能 节能型 空气净化 设备 | ||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节能型空气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3)、第四外壳(4)、输送机(5)、阀门(6)和输气管(7),所述第一外壳(1)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外壳(1)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外壳(1)设置在第二外壳(2)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1)通过第二开口与第二外壳(2)连通,所述阀门(6)设置在第一外壳(1)和第二外壳(2)之间,所述第四外壳(4)设置在第一外壳(1)的上方,所述第一外壳(1)通过第一开口与第四外壳(4)连通,所述第三外壳(3)设置在第二外壳(2)的一侧,所述第二外壳(2)与第三外壳(3)连通,所述输送机(5)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外壳(2)内的底部,所述输送机(5)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外壳(3)内的底部,所述第一外壳(1)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输气管(7)的两端均与第三外壳(3)连接,所述输气管(7)螺旋分布在第一外壳(1)的外周上,所述输气管(7)沿着第一外壳(1)的轴线螺旋向下分布;所述第一外壳(1)内设有四个紧固机构,四个紧固机构中,其中两个紧固机构设置在第一开口的下方的两侧,另外两个紧固机构设置在第二开口的上方的两侧;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第一电机(8)、曲柄(9)、驱动杆(10)、传动杆(11)、连接杆(12)和夹取杆(13),所述第一电机(8)与第一外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8)与曲柄(9)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10)的一端与曲柄(9)的一端铰接,所述驱动杆(10)的另一端与传动杆(11)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11)的另一端与夹取杆(1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2)竖向设置,所述传动杆(11)的中心处通过连接杆(12)与第一外壳(1)连接;所述第二外壳(2)内设有粉碎机构、两个集拢机构和两个推板(14),所述粉碎机构设置在第二外壳(2)的内壁上,两个集拢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机(5)的上方的两侧,所述集拢机构与推板(14)一一对应,所述集拢机构驱动推板(14)移动;所述粉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5)、第一齿轮(16)、第一齿条(17)、第二齿条(18)、两个第一连杆(19)、两个第二连杆(20)、四个第一刀片(21)、四个第二刀片(22)、五个第三连杆(23)和四个第四连杆(24),所述第二电机(15)与第二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5)与第一齿轮(1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18)均竖向设置,所述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18)分别设置在第一齿轮(16)的两侧,所述第一齿条(17)和第二齿条(18)均与第一齿轮(16)啮合,各第一刀片(21)并排设置,各第二刀片(22)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刀片(21)与第二刀片(22)垂直,所述第三连杆(23)与第一刀片(21)平行,所述第三连杆(23)穿过各第二刀片(22),各第二刀片(22)通过第三连杆(23)固定连接,各第三连杆(23)的远离第二刀片(22)的一端均与第一连杆(19)固定连接,两个第一连杆(19)分别固定在第一齿条(17)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杆(19)与第二刀片(22)平行,所述第四连杆(24)与第一刀片(21)一一对应,所述第四连杆(24)与第一刀片(21)固定连接,各第四连杆(24)的远离第一刀片(21)的一端均与第二连杆(20)固定连接,两个第二连杆(20)分别固定在第二齿条(18)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杆(20)与第一连杆(19)平行;所述第三外壳(3)内设有铺平机构、隔离板(25)和燃烧机构,所述隔离板(25)水平设置,所述隔离板(25)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外壳(3)的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隔离板(25)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燃烧机构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的一侧,所述燃烧机构与隔离板(25)连接;所述铺平机构包括推拉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推拉组件设置在铺平机构内的顶部,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推拉组件的下方,所述推拉组件驱动转动组件上下移动;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26)、第一输出轴和转动片(27),所述第三电机(26)与推拉组件连接,所述第三电机(26)位于第一通孔的下方,所述第三电机(26)与第一通孔相匹配,所述第三电机(26)通过第一输出轴与转动片(27)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片(27)所在的平面与第一输出轴平行;所述燃烧机构包括第四电机(28)、半齿轮(29)、移动框(30)、两个第三齿条(31)、两个限位环(32)和两个喷灯(33),所述第四电机(28)固定在隔离板(25)的下方,所述第四电机(28)与半齿轮(29)传动连接,两个限位环(32)分别位于第四电机(28)的两侧,所述限位环(32)与隔离板(25)固定连接,两个限位环(32)分别套设在移动框(30)的两端上,所述移动框(30)水平设置,两个第三齿条(31)分别固定在移动框(30)内的两侧,所述半齿轮(29)位于两个第三齿条(31)之间,所述半齿轮(29)与第三齿条(31)啮合,两个喷灯(33)均固定在移动框(30)的下方;所述第四外壳(4)内设有搬运机构,所述搬运机构包括移动组件和抓取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第四外壳(4)内的顶部,所述抓取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下方,所述移动组件驱动抓取组件移动;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五电机(34)、绕线棒(35)、第一连接线(36)、滑槽(37)、弹簧(38)和两个抓取单元,所述第五电机(34)与绕线棒(35)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线(36)的一端卷绕在绕线棒(35)上,所述第一连接线(36)的另一端与抓取单元连接,所述滑槽(37)位于第一连接线(36)的下方,所述滑槽(37)与第五电机(3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8)设置在滑槽(37)内,两个抓取单元分别设置在弹簧(38)的两侧;所述抓取单元包括第二连接线(39)、滑块(40)和从动板(41),所述第二连接线(39)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36)的远离绕线棒(3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线(39)的另一端与滑块(40)固定连接,所述滑块(40)设置在滑槽(37)内,所述滑块(40)与滑槽(37)滑动连接,所述从动板(41)固定在滑块(40)的下方,所述弹簧(38)位于两个滑块(40)之间,两个滑块(40)通过弹簧(38)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未经广州能源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15296.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