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减材制造工艺中基体表面切削时机的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8516.7 | 申请日: | 201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8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垚;唐胜;邓荣新;李顺;王郑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B11/00;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减材制造工艺中基体表面切削时机的获取方法,包括:利用热成像仪采集基体待加工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捕捉基体待加工区域的最高点温度与设定的阀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切削加工;同时采用刀具磨损仪采集刀具后刀面图片,及时分析输出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绘制基体温度—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关系图,进一步分析出基体温度对刀具耐用度的影响,最终获取在增减材交替分层制造工艺进行基体表面切削时的最佳切削时机。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准确度高。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减 制造 工艺 基体 表面 切削 时机 获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增减材制造工艺中基体表面切削时机的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安装红外热成像仪检测工位、刀具磨损仪检测工位;刀具磨损仪上设定时间间隔Δt,红外热成像仪上设定基体温度阀值;(2)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增减材交替分层制造获得的基体的待加工区域的红外热成像图片;捕捉基体待加工区域的最高温度Tmax,与预先设定的阀值进行比较,若Tmax低于阀值,切削加工继续进行,在刀具切削基体过程中,每隔Δt时间间隔,刀具磨损仪采集刀具的后刀面图片;若T达到预先设定的阀值,切削加工停止,刀具切削加工任务完成;(3)对红外热成像仪采集到的图片进行分析处理,输出基体温度,同时对刀具磨损仪采集到的刀具后刀面图片进行分析,输出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绘制基体温度与刀具后刀面磨损量关系图,得出在增减材交替分层制造工艺中基体表面切削时机。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18516.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