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性透明硅酮胶生产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21887.0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3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年军;颜干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F11/18 | 分类号: | C01F11/18;B82Y40/00;C09J183/04;C09J11/04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2625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透明硅酮胶生产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将生石灰利用消化水消化反应后筛分、除杂、高温陈化,依次加入晶型控制剂、分散剂、第一改性剂、第二改性剂和后处理剂,完成反应后进行压滤脱水、烘干、粉碎和分级,即可得到中性透明硅酮胶用纳米碳酸钙;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仅为18~23nm左右,且比表面积大于90m2/g,分散性好,透明度高,用于中性透明硅酮胶的生产中替代白炭黑的使用,增稠效果好,做出的胶模量低,拉伸强度及伸长率较高,工艺简单可行,成本低,价格便宜,完全能够替代价格昂贵的白炭黑,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碳酸钙 硅酮胶 制备 透明 白炭黑 改性剂 晶型控制剂 分散性好 高温陈化 后处理剂 平均粒径 消化反应 压滤脱水 增稠效果 分散剂 伸长率 生石灰 替代 除杂 分级 烘干 胶模 拉伸 生产 透明度 消化 | ||
【主权项】:
1.一种中性透明硅酮胶生产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活性度超过380ml的生石灰与消化水按质量配比为1:4.5~1:5.5的比例配比后进行消化反应,反应完毕经300~340目的振动筛进行筛分,筛分后利用悬液分离器除杂,得到氢氧化钙精浆;步骤二、将氢氧化钙精浆通入蒸汽,进行高温陈化;步骤三、将陈化后的氢氧化钙精浆浓度调整为1~1.5mol/L,加入纳米碳酸钙干基重量1.0~1.5%的晶型控制剂后进行冷却,温度冷却至15~18℃;所述晶型控制剂为山梨糖醇、葡萄糖和氧化聚乙烯蜡乳液的复配物,山梨糖醇、葡萄糖和氧化聚乙烯蜡乳液的重量份配比为1:1:1~3:2:1;步骤四、步骤三冷却后的氢氧化钙精浆输送至碳化釜中,通入净化、冷却、压缩后的石灰窑窑气进行碳化反应,窑气流量为50~60m3/min,窑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含量为30~35%,当反应体系凝胶化过程消失后,加入纳米碳酸钙干基重量0.5~1.0%的分散剂,当反应体系电导率降至2.0ms/cm时停止碳化;所述凝胶化是指反应体系的电导率第一次出现下降的时期,当电导率恢复时,凝胶化即消失;所述分散剂为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硫酸锌的混合物,所述异丁烯‑马来酸酐共聚物、所述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所述硫酸锌的重量份配比为1:1:3~2:2:3;步骤五、将上述步骤中碳化反应后的浆液泵入活化釜,加入纳米碳酸钙干基重量1~2%的第一改性剂,使反应釜搅拌升温至80~90℃,加入纳米碳酸钙干基重量4~7%的第二改性剂,继续搅拌,同时通入净化、压缩的窑气,窑气流量为5~6m3/min,窑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含量为30~35%,当反应体系的pH值为6.8~7.2时停止通气,制得碳酸钙浆液;所述第一改性剂为水性聚醚有机硅改性剂;所述第二改性剂为12酸、14酸、16酸、18酸和18碳烯酸复配物的皂化液,其中所述18碳烯酸的重量含量为5~35%,所述12酸的重量含量为5~10%,余量为任意配比的所述14酸、所述16酸和所述18酸;步骤六、在碳酸钙浆液中加入纳米碳酸钙干基重量1~2%的后处理剂,搅拌至少30分钟后,输送至均化罐内,进行均化;所述后处理剂为硬脂酸锌与氯化铝的混合物,所述硬脂酸锌与所述氯化铝混合比例为1:1;步骤七、将均化罐内均化完毕后的浆液依次进行压滤脱水、烘干、粉碎和分级,即可得到中性透明硅酮胶用纳米碳酸钙,所述中性透明硅酮胶用纳米碳酸钙的粒径为18~23nm,所述中性透明硅酮胶用纳米碳酸钙的比表面积大于90m2/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州宇信钙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21887.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