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盒、蓝牙耳机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31197.3 | 申请日: | 2018-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4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汤进;朱嘉琪;章莉;王骏峰;谢任重;肖文玉;方飞;项斌;黄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6/10 | 分类号: | H04W76/10;H04W76/14;H04W4/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于蓝牙耳机快速配对的通信方法,左耳机广播左耳机蓝牙地址,右耳机广播右耳机蓝牙地址;具有通信模块的充电盒开启低功耗蓝牙扫描,当所述充电盒扫描到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时,所述充电盒通过广播将扫描到的蓝牙地址反馈给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中的任意一个耳机作为主设备发起包含另一个耳机蓝牙地址的连接请求,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虚拟串口连接,完成左耳机与右耳机的快速配对。本发明通过充电盒获取左右耳机的蓝牙地址实现左右耳机快速配对,并且通过充电盒与移动通信设备低功耗连接,向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报警信号,防止蓝牙耳机丢失。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蓝牙 耳机 通信 系统 方法 | ||
将左耳机和右耳机放置于充电盒中,左耳机广播左耳机蓝牙地址,右耳机广播右耳机蓝牙地址;
具有通信模块的充电盒开启低功耗蓝牙扫描,当所述充电盒扫描到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时,所述充电盒通过广播将扫描到的蓝牙地址反馈给左耳机和右耳机;
左耳机和右耳机中的任意一个耳机作为主设备发起包含另一个耳机蓝牙地址的连接请求,另一个蓝牙耳机作为从设备进行连接响应,建立异步无连接链路;
所述主设备发起信道连接请求,左耳机和所述右耳机建立L2CAP连接;
所述主设备采用通过SDP协议查询从设备的免提服务,获取蓝牙虚拟串口的通道号;
所述主设备发起建立蓝牙虚拟串口连接,主设备与从设备之间建立蓝牙虚拟串口连接,完成左耳机与右耳机的快速配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扫描到某一蓝牙耳机地址时,判断该蓝牙耳机的RSSI值;当所述RSSI值小于预设阈值时,则判定RSSI值非充电和中左耳机或右耳机的RSSI值;
当所述RSSI值大于预设阈值时,则判定RSSI值为充电盒中左耳机或右耳机的RSSI值。
3.一种适于蓝牙耳机防丢失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左耳机和右耳机放置于充电盒中,左耳机广播左耳机蓝牙地址,右耳机广播右耳机蓝牙地址;
具有通信模块的充电盒开启低功耗蓝牙扫描,当所述充电盒扫描到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时,所述充电盒通过广播将扫描到的蓝牙地址反馈给左耳机和右耳机,并根据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确定左耳机和右耳机的RSSI值的阈值;
将左耳机和右耳机由所述充电盒中取出,所述充电盒与移动通信设备进行低功耗连接,并开启低功耗蓝牙扫描;
当所述充电盒扫描到左耳机和/或右耳机的RSSI值超出所述阈值范围,则所述充电盒通过低功耗连接向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报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将扫描到的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进行数据解析确定左耳机和右耳机的RSSI值的阈值。5.一种适用于蓝牙耳机快速配对和防丢失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包括充电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盒中的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扫描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并通过广播将扫描到的蓝牙地址反馈给左耳机和右耳机,以及
根据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确定左耳机和右耳机的RSSI值的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内开设蓝牙耳机容置腔。7.一种用于蓝牙耳机快速配对和防丢失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左耳机、右耳机、移动通信设备和充电盒,其中
充电盒包括充电模块,用于对放置于所述充电盒中的蓝牙耳机进行充电;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扫描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并通过广播将扫描到的蓝牙地址反馈给左耳机和右耳机,以及
根据左蓝牙地址和右蓝牙地址确定左耳机和右耳机的RSSI值的阈值;
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通过所述充电盒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进行快速配对;
所述左耳机与所述右耳机通过所述充电盒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向所述移动通信设备发送报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盒内开设蓝牙耳机容置腔。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810031197.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